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感伤,只体会出风雨一夜的无情。那么,实在不能算读懂了春晓诗。如果你真正了解了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真正感悟了那万川之月,再来吟哦这首小诗,你或许能体会那鸟鸣处处之中的深意。

    注释

    1蕙风词话,中华书局1982年版,北京。

    2论语阳货。

    3恽正叔南田论画,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34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北京。

    第三章花泪蝶梦有我与无我

    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其实,无我之境,也是有我之境。万川之月,只是一月。

    「尔汝群物」

    赤子之心

    我们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总觉得那里头有活的生命。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峰,每一片云,每一株树,都表现着灵性,显露着生命。不仅如此,我们还感觉到山与水,树与云之间那种亲密谐调的关系。水缠绕c依恋着山。山也谛视着水的无限的清波,倾听水无限的情话。云厮守着树,轻轻拂弄着树梢;树也伸出她的枝条,摇曳着无限依恋的情意。不必说明哪一首古诗表达过这种意境,凡优秀的山水诗,一般都含有这一份神秘的性灵。

    在山水诗人的笔下,山可以跨过溪河向你走来,可以开门来到你的几案边,与你交谈;河可以像最亲密的友人,送你一程又一程;月亮可以把你的情意,带到远方的亲人身边;春风可以悄悄走进你的书房,像顽皮的孩子翻乱你的书。总之,中国山水诗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的世界,中国古代诗人,极富童心。

    在现代人看来,中国的山水诗画理论,中国的自然哲学,无一不表达着对大自然孩子般的依恋,天真的赤子之心。南朝人宗炳的山水训说:“山水质而有趣灵”。唐人沈佺期的范山人画山水歌说:“一草一木栖神灵”。以后的人们这种神秘的体会淡薄多了,却依然把山川草木说成有生命的存在。宋代大画家米芾画史说,“岗色郁苍,枝干挺拔,咸有生意。”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说:“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因而,一个画家体味出了生意c生气,乃是写出一个鲜活灵动c元气淋漓c生机游漫而广大和谐的世界的最基本的心态。正如大画家石涛画春江图一诗所写道:“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中国诗与中国画,表达大自然生命的缠绵,表达人心与大自然关系最深的一份缠绵感,有着相同的价值,相通的哲学精神,相契的赤子之心。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有一段话,最清楚不过地解释了诗与赤子之心的关系: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心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c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心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心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1〗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山水诗,也未尝不是中国哲学。以赤子之心观物,仁者爱及万物,正是王国维所谓“有我之境”的哲学内涵。

    自然乃是一片大和谐

    在中国诗人的眼里,自然是一片大和谐。“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过始宁墅天上的云与地上的石,岸边的细竹与水中的清涟,有多么亲密的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