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份比较稳定的正当的工作,养车养房都没问题。

    在整整三年时间里,苏建华基本上都是早上六点多钟起来,晚上11点左右下班,大概12点才回家,中间没有休息过一天。然后突然有一天就晕倒了,就是累的。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病倒了。确实已经把自己逼到一个极限了。

    病倒以后就开始反思,觉得不行了,这辈子还是不应该这么过,还是应该再选一个什么新的方法,自己毕竟不是干这个的,这个干起来很吃力。自己不想干可每天必须强迫自己去好好干。这不是人应该有的生活。

    然后再重新开始找方向,面临着第二次选择,懂得形而上的苏建华于是开始思考:到底我这辈子要干什么如果我想清楚了我还来得及,因为欧美和咱们中国很多地方不一样,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三十不改行”,但在美国或者加拿大,自由选择的机会很多,可能三四十之前一直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做的事,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可能一直没找到,可能突然有一天他顿悟了,知道自己做什么了,他认为那就是生命的意义,比如说肯德基创始人sanders上校,年轻时做过各行各业的工作,包括铁路消防员c养路工c保险商c轮胎销售及加油站主等等,最后在餐饮业上找到了事业的归宿。他创立肯德基品牌时,已经是个66岁c月领105美元社会保险金的退休老人了。

    苏建华在家里休息的那段时间马上就想清楚了,还是应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他联系了做节目时认识的几个朋友,包括前中央电视台的,前凤凰卫视的,前日本某华人电视台的,决定做一档电视节目。

    加拿大实行制播分离制度。这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虽然亚克逊人是主要人种,但近些年少数民族的比例开始越来越高,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均受到官方的重视。他们有一个20频道,专门拿来做公共频道,播放那些少数民族做的c反映其社区的节目。这个频道虽然不象别的频道那样花钱购买你的节目,但会把频道平台免费提供给你,你可以自己跑赞助跑广告。苏建华和其他六个人每个人凑几千加币,买了入门级的设备,包括摄象机呀c电脑呀什么的,还租了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他们的公司叫做“海达电视传播公司”。

    他们做了一档叫“相聚新天地”的节目,苏建华负责策划c写文案,很简单的节目,很简单的设备,然后便到社区去采访各种各样的华人,大陆来的,港澳台来的,介绍他们是怎么在新的地方适应生活的,怎么来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就讲自己的故事,一期节目30分钟,大概讲两三个人的故事。他们的节目放在晚间挺好的时段,星期五晚上的7:308:00。

    但是,广告不是那么好拉的,加上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种文化背景融合在一快也很难磨合,公司在经营了六个月后解散了,大家好聚好散。

    这次失败的经历反而点燃了苏建华,他就觉得电视呀,传媒呀,就象生长在他脑海里的一条神经,杀不死也拔不出来。他分析他们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当地的规则,它的营销模式c包括其中一些公益性的东西,了解不够c把握不够,他萌生了要去学校学习传播业c经营业的念头。

    他太太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说你既然喜欢这个事情那你就学吧,即使不是为了生计,只为了自己的爱好去学习都可以,苏建华于是考进了太平洋影视学院,学电影和音乐的经济,正是在学习期间知道了超级女声。

    苏建华毕业后想回来,老婆仍然支持,带着孩子在加拿大“留守”。

    后来,苏建华通过谢湘林介绍见到了王伟,被他称为是这次回国最大的发现。

    他喜欢王伟团队的理想主义,他一直认为搞传媒搞文化产业必须要有理想。他把自己在国外这几年的生活,当成是实实在在的谋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