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实际工作的时间。可实际上任何一个修车行,并不总是有活儿干的,有时候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忙,有的时候没什么太多事,大家就闲着。闲着的时候可没钱给你,这样平均下来工资也不高。

    苏建华那时30岁出头,以前养尊处优惯了,到了那么一个残酷竞争的环境,哪里受得了那些修车师傅骂起人来很凶的,不管是西人还是华人,只要是新手或新来的总是挨骂,就是无缘无故恨不得抽你踹你的那种。这让苏建华亲身感受了资本主义的丑恶。你想想,他从湖南台那种养尊处优的c甚至可以养懒汉的地方,突然到了那样一个干又累又脏的体力活的地方,一下子怎么适应得了刚去上班的前半年,所有脏活累活都让你干,他虽然还兼着电台的职,但在汽车修理厂,你基本上就是最底层的工人。刚开始自己开着车回家,有时候很晚了,边开车边听着象席琳。迪翁“新的一天已经来临”canee这样的歌,眼泪就会流下来。觉得怀揣着梦想却来这么一个鬼地方受这种苦,真是百感交集。

    实际上加拿大体制是这样的,它有两条线,它的社会保障体制差不多就象我们理想中的,按需分配c免费医疗等等,绝对的福利社会,小孩子上学免费,养老有保证,无论贫富,一视同仁。而且当你没有工作c没有饭吃的时候,政府百分之百的会养着你。甚至那些吸毒的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都能从政府那里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国内的游客回国说,在温哥华看到很多流浪街头的人,那是真的。有的人政府给他地方住,他不愿意受那个约束,他愿意在外面,那没办法。实际上一些条件都是有的,有集体住宿的地方,有吃饭的地方,都有。除了这条线,还有一条线是纯粹的c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竞争,那是非常残酷的,一般人根本受不了。那种竞争完全是丛林法则,你不能示弱,你一示弱就会被吃掉。

    修车工的经历让苏建华受益非浅,为什么呢其实他当年出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现状不满。这个不满当时更主要的是对湖南台那个环境不满,或者是与某个人不对劲,或者是某个机会他觉得理所当然归他却给了别人,于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他的不满无非就是这些。

    冷静下来想,实际上他自己对自己也是极度不满的,他不愿意在那样的环境里继续生存下去,他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的脑子里反复回想的就是一个故事,就是那个“清水煮青蛙”的故事,他觉得自己年过三十,一直在电视台那样一个地方混,感觉就象一个纨绔子弟,就象一个八旗子弟,觉得自己这辈子马上就要完蛋了,再这么混下去只有死掉,死掉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不断地向自己强调,然后憋足了劲儿学英语,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出去。然后就这么出去了。他的行为动机就是因为不满,非常强烈不可抑制的那种不满,不管是对体制的不满c对周围环境的不满,还是对自己个人的不满。

    还有一种感觉,是什么呢就是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有吃过苦,太顺了,虽然是无所事事,也没有成就什么,甚至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自己还是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愫的,特别是当年看了那个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就觉得自己怎么样也要到外面去闯一闯,也让自己到市场里去聘驰,当时经常浮现在脑子里的念头,青蛙是一个,猪是一个,想从一头家养的猪变成一头野猪的那种感觉。他渴望变成一头野猪而不是一头家养的猪,因为家养的猪是肯定没有前途的,最后肯定是被宰杀的。作为野猪来讲可能会更强壮,还可以把本性发挥出来,说不定能奔向一个更自由的王国。就这么一个感觉,双向的动力就出去了。出去以后,运气也不错,在电台有这样的跟本职工作c个人爱好还有一点关系的工作,白天虽然累得要死,但是养家糊口已经没有问题了,养车养房也没有问题了。加拿大这一点好,可能你很苦,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只要你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