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我不认为王伟在离开天娱传媒之后说出上述人所共知的秘密是一种不厚道,他只是痛心和遗憾为什么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没有做好

    客观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太对旧天娱传媒求全责备,作为一个公司它理所当然地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何况每个选手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说,由于参加“超级女声”几乎没有门槛,也无须进行资格审查,所以,一些别的艺人经纪公司或文化公司,便派已经跟他们签约的歌手参与进来,企图借助湖南卫视和“超级女声”的平台炒作,旧天娱传媒做一做类似于清理门户的工作,实在是无可厚非。至于合同的不严密性,我更倾向于认为,那是旧天娱传媒的“处女作”,因为手忙脚乱而没有经过严格的推敲,只能算是一个工作失误。

    没想到时隔一年,类似的事情再度重演,我就只能认为旧天娱传媒对市场c对“超级女声”的参与者,太缺乏起码的尊重了。公司的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及时吸取的教训,必须提高自己内部管理的功力加以应对。但它显然没有这样做,以致2006年再次发生了尚雯婕解约出走事件。

    当然,这时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旧天娱传媒觉得有资格摆谱了。

    2006年10月上旬,王鹏在媒体上放言他们不怕超女解约,他很爽快地说:“要解约的就来找我们解啊当着律师的面,大家一签字,不就完了我还是非常讲理的,也不可能真的闹上法庭找你赔钱,说实在的,真要赔,那么大笔钱,你赔不出来的话,彼此纠缠,那正事谁都干不了今年已经解约五六个了。”那就没有什么条件么“条件还是有的,很简单,如果这一年有演出,也得过来帮忙演几场,这应该不过分吧”王鹏强调,“但是,我反感一点,靠解约炒作”这个时候旧天娱传媒已经财大气粗,在王鹏“爽快”的背后,我看到的是王鹏做人的豪爽和性情,而不是据说跟铜的气味比较接近的商人气。是的,我对王鹏的感觉是,他不是一个商人,甚至不像一个商人。问题是,艺人经纪可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中间难道就不能找到旧天娱传媒与超女选手的利益平衡点吗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生意上就是双赢,就是双方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不可以不自信,自己觉得自己店大也可以,前提是你得拿捏准确,认定了别人打破了脑袋也要往你这里钻,而且钻进来的人一定能从你这里拿到比别的店更大的香饽饽。

    回到2005年。

    王伟认为这一年的旧天娱传媒基本上是在混乱和膨胀中度过的,就像打仗一样,紧张c刺激而且兴奋。

    跟天博宏达的合作关系终止以后,旧天娱传媒因为日渐红火的“超级女声”而成了很多人眼里的印钞机,王鹏时不时地在媒体上露露脸,很个性很性情地爆爆料,神龙见首不见尾。

    王伟并不害怕热闹,却常常被更喜欢抛头露面的人挤到后台,实际上,王伟对2005年的“超级女声”的相关细节了如指掌,那个时候公司每周都开例会c总经理办公会,他跟王鹏几乎天天都见面,却没有机会促膝谈心。“超级女声”经常会出一些状况,大家都忙着像消防队员似地这里那里去扑火,很奇怪地,王伟总觉得这事哪里有点不真实,不对劲儿,给他一种强烈的虚幻感,甚至时不时地让他体会到一点点落寞的滋味。

    这反而给了王伟难得的冷静,让他稍微拉开与“超级女声”的距离,以一个理性的旁观者的身份,开始打量这个突然被膨化了的庞然大物。那个时候,他在旧天娱传媒公司还是有绝对的权威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员工都唯其马首是瞻,他却在喧嚣中再次想到了在上海遇到的算命先生李佳麟说的话:外美内恶。

    外美了,内恶是不是也要跟着来了

    王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