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变了,队伍也得跟着变,经营模式也得变。
王伟的思路却显得异常清晰:由于湖南卫视全面接管“超级女声”的制作,作为电视节目的火暴是必然的,“超级女声”品牌的扩张与发展也是必然的,毕竟,湖南卫视在举全台之力做“超级女声”,全国绝大多数媒体都被带动起来了,全国绝大多数观众不分男女老少都被拉到电视机前面了。但是,电视节目品牌的上升虽然也带动了旧天娱传媒公司品牌的上升,但公司管理水平的升级换代才是最最重要的,否则,一艘只有十吨的货船,怎么运载几倍几十倍于自身承载能力的货物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旧天娱传媒完全没有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心理预期c组织协调c市场应对和人才配置,完全没有。
王伟很着急,非常非常着急。
我们用不着着急,让我们回到故事中来。
王伟说,2005年下半年,公司开始迅速壮大c扩张,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c致命的危机。我们3月份还在借钱过日子,发不出工资,到5月份的这时候,账上一下子突然冒出来了一千多万,一笔一笔具体的数字我记不清楚了,但公司财务报表上有据可查。那时虽然才刚刚开始报名,才刚刚确定几个赛区,但是,敏感的企业家已经看好了“超级女声”这个品牌。准确地说,2004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到了,只是说那时他们还在观望。到2005年“超级女声”启动的时候,他们不能再观望了,否则,会被别人抢了先机,该出手时不出手,只会在水涨船高时付出更大的代价,商家们懂得这个道理。
最先行动的是温州的企业,开始买分赛区的冠名,开始买分赛区的冠军,他们攻势凌厉,连跟旧天娱传媒的人都没有见c合同也没有签,就敢往他们账户上打钱。旧天娱传媒的财会人员常常搞不清几万几十万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直到几天以后对方打电话问他们收到钱没有,这才一一对上号。旧天娱传媒说合同没签,我们只能把钱给你退回来,他们说千万别,钱你们先存着,你说差多少我补多少。
最开始,穷极了的旧天娱传媒根本不敢对外面的企业报高价,生怕把别人吓回去了似的,后来每天都要收到几笔汇款,这才知道是财神爷找上门来了,分赛区的冠名一下子从几万涨到几十万。
艺人的代言c演出合约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王鹏也非常信任王珂,像李宇春她们的演出合约,就是王珂亲自定的c签的。
2005年元月以前,王伟一直管着旧天娱传媒的财务,后来,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娱乐频道这才觉得应该配一个专职的财务总监,看能不能把财务规划和公司融资做起来。
很快娱乐频道财务部就给旧天娱传媒招聘了财务副总,这之后的三四个月里,“超级女声”火了,各种渠道打过来的资金陆陆续续有了好几千万。
各种各样的人c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来找旧天娱传媒,谈艺人的代言c商演和与公司的合作。这个时候,旧天娱传媒开始筹备北京公司,一出手就在北京租了一层楼,在王伟的描绘中,旧天娱传媒也是被市场推着跑的,负责人也很勤奋和努力,但北京公司的超规模扩张没有经过市场论证与科学分析,甚至连公司的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都没有上过,既没有远景规划,也没有人员配备方案,忽啦啦一下子就招了一百多人。至于其中有几个是懂艺人管理规则c并有从业经验的王伟不知道,恐怕王鹏也不知道。
因为管理人员极其不专业,内部管理势必无序c混乱与低下。
这种情形早在“超级女声”选拔赛进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只不过那个时候与旧天娱传媒博弈的是外面各式各样的利益集团。
王伟告诉我,说“超级女声”总决选的名次是事先确定,这种说法完全是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