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病态的虚弱。在尼采看来,人类本来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未定型,塑造出更健康更坚强的人性。本能是塑造的基础,创造生命的意义以肯定生命为前提。可是,在传统道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人类的生命力遭到压制,本能遭到摧残,结果人不是朝比动物强健的方向发展,反而朝比动物孱弱的方向发展了。他讽刺道:”我担心动物把人看作与它们相同的生灵,不过极其危险地丧失了健康的动物理智,看作癫狂的动物,笑的动物,哭的动物,不幸的动物。”快乐的科学第224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196页。

    第31节:第四章 人自由创造3

    他常常把人喻作一种病:”地球有一层皮肤,这皮肤有病,其中之一便叫做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全集,第6卷,第192页。

    传统价值观念的另一重大失误是扼杀人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特性,”通过编造群氓藉以生长的种种德行”,发展”人类中的畜群”,人又重新变成业已定型的动物。尼采全集,第14卷,第6667页。

    在尼采看来,人类在自己所面临的种种可能性之中,应当选择这样一种可能性,它为新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也就是说,人应当永远是不定型的,人的每一个自我创造的行为都同时创造出了再创造的自由。为此尼采提倡一种新型的创造者的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个人的进取开拓精神。

    如此看来,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提供一种意义,这意义超过生命本身的意义;人的自我创造需要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高于人自身:这就是人的自我超越性。”创造一个比我们自己更高的本质即是我们的本质。超越我们自身这是生育的冲动,这是行动和创造的冲动。正像一切意愿都以一个目的为前提一样,人也以一个本质为前提,这本质不是现成的,但是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目的。”尼采全集,第14卷,第262263页。

    它”超越人的整个族类而树立在那里”。尼采全集,第14卷,第261页。

    尼采认为,人的价值即在于超越性。”你们的光荣不是你们从何处来,而是你们向何处去;让这成为你们的新的光荣吧你们的意志和你们的脚意愿超越了你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旧榜和新榜第12节。尼采全集,第6卷,第297页。

    自我超越的目标,尼采曾以种种形象加以譬喻:犹如群鸟奋飞,前赴后继,欲飞过大海,去到人类日光落没的未知之地参看朝霞第575节。

    ;又如登山者攀登绝顶,欲飞向头顶清澄幽深的苍天参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日出之前。

    。总之,那是一个并不明确的目标。尼采后来把它概括为”超人”,不过,连”超人”也只是一种象征和譬喻,尼采自己并不能说清它的确切含义。其实,尼采强调的是人的自我超越性,人之为人就在于超越自己,至于超越的目标是缺如的。这里又透露了尼采的悲观主义隐衷。一个更确凿的证据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集中宣扬了”超人”说的著作里,我们同时可以读到关于”超人”之虚幻性的悲叹。在那里,尼采把”超人”看作云雾中的彩色玩偶,诗人的一个梦幻。参看尼采全集,第6卷,第188页。

    尼采脱离人的社会历史进程考察人性,因而不可能为人性的进步指出一个现实的方向。尽管他渴望超越和自由,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留给我们的只是苍天般的迷惘和云朵般的飘忽之感。他告诉我们,人应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人的眼光永远要投向高处和远处。至于如何向高处攀登,向远处走去,那路径却不是他所能指点的了。

    意愿使人自由

    决定论与意志自由论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