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同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背着父母到学校――二女中学现改名为梅园中学报名下农村。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天,天公作美。她们离宁时,母亲特意让我帮她们两个拿着行李和旅行包,送她们到离家不远的二女中校门口集合。那天学校的大门口,横挂着“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型横幅,周围还插着五颜六色的彩旗,随风飘动。

    远远看去,校门口聚集的人群熙熙嚷嚷。两辆崭新的大客车早已停放在校门口等候,来得早的人,有人已经坐进去了,还有不少的学生在家长地陪同下,拎着大包小包,正陆陆续续地从大街小巷急忙赶来,有的一家来了四c五个人,除父母以外,还有上了年纪的奶奶和爷爷及年幼的兄妹。我把她们送到车上安置好后,我和其他人一样都舍不得离开,站在大客车的旁边,静静地等待她们出发,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此时我感到心情很沉重。两部车子的学生都坐得满满的,学校领导徐主任发令――出发。

    车子就慢慢地启动起来,当车子开动行驶时,我和两个妹妹互相挥手道别,并一再嘱咐她们到目的地后,一定要来信。当时,车上车下都是一片呼喊声,车上的同学有的情绪振奋,向窗外亲朋好友频频挥手示意;还有的同学情绪低落暗自落泪,哭出声来这时的我,呆呆地站在一旁,内心一阵酸楚,两行泪水忍不住的像潮水一般涌出,车子启动的那一刻,我实在忍不住内心的酸疼,在一起生活多年,有手足之情,惜别时难免有痛苦和挂念。在大客车途径梅园新村时,很快拐弯驶向宽敞的长江路大道,在人们的目光中逐渐消失。

    时隔半个月之久,接到妹妹的来信,才得知她们俩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大妹妹分配到丹阳陴城公社第三大队第一生产队,小妹妹分配到丹阳公社第五大队第二生产队,原以为街道上会照顾,把她们分在一起,能够相互照应,结果是各居一方,无形中又给父母增添了一份牵挂。

    从那时候起,她们就过上了知青的生活。她们虽然在不同的地区,但她们到了那里和其他知青都组成了“家”,住在农民腾空的家中和公社仓库里,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每天清晨,吃过早饭,大家一起扛着锄头,下田劳动挣工分。每个“小家庭”,每天都有人轮流在家中烧饭,每顿饭菜都非常简单。中午的一顿饭菜油水很少,都是以蔬菜为主,基本上见不到一点肉腥,一个星期只吃一顿豆腐干萝卜块烧肉,而且肉很少。晚饭基本上都是以稀饭为主,就萝卜干等小菜。当时,我的两个妹妹都是十五c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营养补充。

    她们每次回家,母亲都给她们特别的关爱。做好吃的饭菜,为她们解搀,补充营养。当她们离开家又返回农村的时候,又给她们每人带,里面装着用油和辣椒炒的切得很小的一大玻璃瓶萝卜干,从各方面关心她们。记得有一次,大妹妹从丹阳农村回南京看病,我发现她走路时腿一拐一拐的,甚至连上楼都很吃力,还要用手扶着楼梯把手,吃力地拽着,艰难地上楼,事后我不解地问:“妈,大妹妹怎么好像走路不太方便吗是不是腿部有什么问题”母亲叹了一口气,低沉地说:“你大妹在农村插队,在水田里插秧,腿泡在水中,皮肤感染,颜色已发黑,我得马上带她上医院去看病。”我又继续地问:“怎么会发展到这种程度呢”我母亲补充地说:“长期下水田,不服水土,皮肤发炎了。”从她谈话的语气中,我看得出,母亲心情很沉重,我得知这种状况后,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母亲带大妹去医院看病,回来天天煮中药,敷伤口,忙得不可开交。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和调养,炎症治愈,腿部黑红色的皮肤也逐渐转变过来,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待身体康复后,大妹妹又返回了农村。

    16第十六章两个妹妹进工厂

    光阴似箭,一九七零年三月,我母亲突然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