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极赞其言2。
文学艺术既不是乾巴巴的说教,又不是一连串毫无意义的感叹;而应该以情感人,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梁启超是情感论者,自称是个“笔锋常带感情”
3的人。黄遵宪在这里借用了一位深交三十年的朋友对梁文的评价,阐发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极为形象c生动。
他在这段话中,还有一条夹注,说到诗作问题:
吾论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孔子所谓兴于诗,伯牙所谓移情,即吸力之说也4。
1转引尤炳圻:黄公度年谱,诗话和诗纪第1页。又黄遵宪旋军歌:“黑山绿林赤眉赤乱民不算贼”
人境庐集外诗辑,第62页。
2光绪三十一年一月十日,黄公度与饮冰室主人书。
3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九册。
4光绪三十一年一月十日,黄公度与饮冰室主人书。
300
48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11月,黄遵宪收读梁启超主编新小说报和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后,认为:
新小说报初八日已见之,果然大佳,其感人处,竟越新民报之上矣。仆所最贵者,为公之关系群治论及世界末日记,读至“爱之花尚开”一语,如闻海上琴声,叹先生之移我情也1。
为什么会如此感人呢除了感受移情外,“新中国未来记表明政见,与我同者十之六七”
2,符合荀子所说的“文理情用,相为内外”
3的观点。但是,也要看到黄遵宪对梁启超这类重说教而不重于艺术表现的政治小说,颇有微词的,提出小说之神采必以透彻为佳c小说之趣味必以曲折为佳的审美标准,纠正其“直c平c浅”的弊病。正如徐念慈在余之小说观中所指出的那样:
小说之所以耐人寻索,而助人兴味者,端在其事之变幻,其情之离奇,其人之复杂4。
为了达到小说之神采必以透彻为佳c小说的趣味必以曲折为佳的审美标准,黄遵宪试图从作者必须“富阅历”和“积材料”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指出:
仆意小说所以难作者,非举今日社会中所有情态一
1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黄公度与饮冰室主人书。
2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黄公度与饮冰室主人书。
3荀子。礼论篇,诸子集成第二册,中华书局版,第238页。
4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06页。
3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2
一饱尝烂熟,出于纸上,而又将方言诱语一一驱遣,无不如意,未足以称绝妙之文。前者须富阅历,后者须积材料。阅历不能袭而取之,若材料则分属一人,将水浒c石头记c醒世因缘以及泰西小说至于通行俗谚所有譬喻语c形容语c解颐语,分别抄出以供驱使,亦一法也1。
按理,作家阅历越丰富,语言越积累,小说中社会情态c故事情节c人物性格的创造,越能得心应手。其实,这个问题在诗与古今c诗与现实等论述中,也有所涉及;并付诸诗歌创作实践,应该给予肯定。
第四节 诗与传统
黄遵宪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强调诗人要注意生活实践和诗歌创作必须“有我”
,反对步步追摹古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采取盲目排斥的态度呢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他是非常重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他曾将一部红楼梦送给日本友人,并说:
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