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每入洞中如入梦1。

    为什么呢

    他说:“登山之难难于上青天,入洞之难难于下九渊。”

    2也就是说,入洞,象佛教中的阿鼻地狱一样,阴森可怖,混淆不清。他接着说:

    此身不惯蛇攒穴,但好天仙不地仙。

    阴洞虚明尚可观,轩然肺腑出示人;阴洞真如城府人,险巇幽暗而阴屯。

    我闻洞天福地清且闲,别有天地非人间。

    虚白光辉自世界,琪泉瑶草青烂斑。

    安有幽圹潜寐长不晓,直待秉烛穷神姦。

    安得鬼斧摩天凿七窍,天窗轩豁天光照。

    乾端坤倪呈众妙,混屯纵死我心交3。

    从魏源这么几个层次的“

    游山学“

    来说,游山必游峡游谷,尚有高见。但是,游山不游洞,特别不游所谓阴洞,这个意见有点偏颇了。任他以前的徐霞客打着火把,到众多的阴洞中去游览考察,为他的日记增添了异彩。玉华洞在福建省将乐县境内,张公洞在江苏省宜兴县境内。这两个都是阴洞。徐霞客说:这“两洞同异,正在仲伯间也”。

    玉华洞的出口处看,“遥望空濛,忽曙来。所谓五更天也。至此最奇,却与张公洞由暗而明一致。”再拿玉华洞的洞口来看,“由高而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8页。

    2同上,第688页。

    3同上,第688页。

    7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5

    坠,弘含奇瑰,亦与张公同。第张公森悬诡丽者,俱罗于受明之处;此洞炫巧争奇,遍步幽奥,而僻户更拓。“

    1玉华洞也好,张公洞也好,在徐霞客的笔下并不如魏源所说的阴森可怖c混淆不清的。而是充满了奇异诡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把游洞,从游山学中抹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

    何况在魏源自身的诗歌创作中,也在所难免呢

    查魏源集有二首三龙洞。在此诗标题下,作者说明:“天下洞壑之奇,莫过此者”

    ;并在诗中感叹;“我行半天下,到此吁坤轴。”

    2描绘洞的山水诗与描绘峡c谷的山水诗相比较,在魏源集中,少得可怜,似乎仅存这点。但是,他还是描绘洞,赞誉洞,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其实,魏源谈论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游山学的范围,而是受了佛教迷信的思想左右,游洞如下地狱,登山可以升天,作这样的比喻,又如何建立具有科学价值的“游山学”呢由于他切实总结游山中的审美经验,所以能透过艺术形象的显现,注重思想意蕴的深度。林昌彝指出:

    亡友邵阳默深太守源生平最喜游山,每作游山诗,多得山之幽与山之骨,而非山之皮相也3。

    对于魏源的具体作品和作品某些论断的评价,可以允许疑义,但他要努力开掘作品的深度,“纵横排奡,磊落嵚奇”

    4,并在

    1徐霞客游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页。

    2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54655页。

    3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4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5。

    74

    8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游山乐”基础上建立“游山学”的方向,应予以充分肯定,是近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较为独特的一点。

    第四节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文章与世道为污隆”

    1,是魏源美学思想在诗文创作上的重要理论概括和指导方针。他首先强烈地感受到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