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金额,因此,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应确认的减值损失=1600010965=5035万元

    假定在20x1至20x4年间该船舶没有发生进一步减值的迹象,因此不必再进行减值测试,无需计算其可收回金额。20x5年发生了1500万元的资本性支出,改良了资产绩效,导致其未来现金流量增加,但由于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不允许将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必计算其可收回金额。

    四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预计

    随着我国企业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加,企业使用资产所收到的未来现金流量有可能为外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以下顺序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首先应当以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结算货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计算资产的现值。

    然后将该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现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最后在该现值基础上,将其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比较,确定其可收回金额,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一c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了资产可收回金额后,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避免利润虚增,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比如,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根据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应抵减,固定资产在未来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新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每期折旧。

    考虑到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c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c出售c对外投资c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c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时,才可予以转出。

    二c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反映各类资产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c“在建工程减值准备”c“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c“商誉减值准备”c“长期股散投资减值准备”c“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c“在建工程减值准备”c“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c“商誉减值准备”c“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c“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在期末,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