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33

    4确定各项换入资产成本

    专有设备成本=450x667=300万元

    专利技术成本=450x333=150万元

    5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专有设备 3000000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1500000

    贷:在建工程 350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00

    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一c新旧比较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是在财政部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以下简称原准则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

    原准则没有规定此项内容。新准则引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并明确了不同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

    二对于对于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原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新准则规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c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求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否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三简化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原准则规定,当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方将收到的补价与盈利过程已经完成的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不包括应交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之间的差额,作为非货币易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涉及支付补价方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均不确认损益。

    新准则规定,凡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二c新旧衔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之前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追溯调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首次执行日之后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新准则规定进行处理。g

    第九章资产减值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c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将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但是由于有关资产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因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不尽相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主要规范了企业下列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1对子公司c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可从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