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区别情况处理。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是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过程中通过作价体现出的与所取得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商誉及被投资单位不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价值,这种情况下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2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双方在交易作价过程中转让方的让步,该部分经济利益流入应作为收益处理,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3-9a企业于20x5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6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c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胀面价值相同。

    a企业在取得b公司的股权后,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该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a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00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000万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500万元15000x30,该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假定本例中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a企业按持股比例30计算确定应享有72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l200万元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有关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20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00

    营业外收入 12000000

    二投资损益的确认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1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确定被投资单位的损益。

    权益法下,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作为一个整体其所产生的损益,应当在一致的会计政策基础上确定,被投资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投资企业不同的,投资企业应当基于重要性原则,按照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对被投资单位的损益进行调整。

    2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有关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被投资单位个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以其持有的资产c负债账面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而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是以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c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投资成本,取得投资后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资产c负债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在未来期间通过经营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c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未来期间,在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净利润或应承担的净亏损时,应考虑被投资单位计提的折旧额c推销额以及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进行调整。

    投资企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应考虑重要性原则,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可不予调整。符合下列条件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