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c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c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准则体系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加以制定和规范的,涵盖了从企业成立到清算包括破产的整个期间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就应当停止使用这个假设,否则如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c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c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c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c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c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c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c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c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c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c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c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c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c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c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c长度c容积c台c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这一共同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c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在有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c研发能力c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来讲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三c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c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更加真实c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c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妁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