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吟的说道:“那可是小孩子做的事情。你明天去找小衍和小吉他们吧。我可没空”
“啊真的没空啊”康林歌想了想,到底忍不住嘴馋,就咬牙决定了:“哼你不去就不去。稀罕我去找小衍c小吉”说完,就“碰”的一声倒在床上,随即翻过身背对着张冬赌气。
张冬眯着眼笑了,伸手就将康林歌揽在怀里,笑着说:“这么快就生气了”
康林歌闭着眼没看他。
张冬看着这样娇蛮的康林歌,就没想说话了。他想,他应该努力努力,争取在这个秋天,弄出个孩子吧家里实在冷清了些
康林歌在不备之际就被拉着进行生儿大事了。事后是不是后悔当时的赌气呢
只不过,丰收年里温馨事,自己门儿清。
c出事了
宁静的生活总会被打破。
人们还没从丰收的喜悦中醒过来,就被里正提醒在五天之后,大家准备好粮食,在家等着县衙的人来收赋税。
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则,各家要在衙吏的人计算出多少斛应该缴纳多少升,一一登记在册,然后送到晒谷场上候着,到最后,衙吏按照册子检查各家各户送到的粮食,在写好文书,交予里正保存,这样,一村的农税才算真正缴纳完。里正也才能安心。否则,一村里若有偷漏农税的,里正也是要问责的。
这个农税不苛刻,甚至可以说宽厚,这可是比前朝低许多的。那是因为皇帝是个勤俭节约爱护百姓的。他忧心当地县衙对当地百姓的苛待,重视监察百官。每到交纳赋税的时候,每个县都会有一个司农部派来的官吏直接负责,若是朝廷发现猫腻,那么会直接拍吏部的人清查那个官吏在征税的那个县的情况,如果,官吏犯法,决不轻饶。因此,这个朝代的吏治还算清明。所以,农户的负担不重。虽然如此,家家户户都扣除了农税,剩下的也仅是够一家户口。那么要想活出人样,只能凭一家勤奋做事了。
有老人家小时候经过前朝的,自然知道当今的赋税可是低很多。大家经过老人家的教导,都感谢皇恩浩荡的了。所以,大家都不会怨愤,只会愧疚自家的粮食不够好,以至于自家剩下的粮食不多。
当然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有些贪吃懒做的人自然是不想缴。但是,见到有官兵守着,就是想撒泼也得掂量掂量。自然不敢闹事。既然不能撒泼从官兵手里得好处,那么就从旁人家里得吧。这么做的人就是六婶。
看着自家的粮食从谷仓里挑出来,她觉得自己心都被剜了一块肉似的那般的疼。见着那些官兵走了,她就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她看到隔壁的一户人家打开来,又立刻合上了,她就更加不忿了。凭什么她的二嫂能够打那么多的稻谷,她家交了粮税,都没有几担了,哪里能撑得过夏收之前的这段日子
她的二嫂就是张冬好兄弟之一张晓的娘。张晓一家向来跟六婶一家不对头。而两家的孩子随是亲堂兄弟,但是关系也不亲近。说来宿怨还是六婶年轻的时候与张晓的娘吵架,六婶被张晓的娘骂得哑口无言的时候恼羞成怒地将张晓娘推倒在地,将张晓娘的六个多的月的男娃娃弄没了。从此两家就结了仇。那时候张晓也才两岁,但是他记事早,当时他就在旁边,所以,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错的还是六婶想占他家的便宜,却被他娘发现。对于杀死他的弟弟的仇人,从那时候起,见到六婶从来都是怒目而视,到了成年后,更是冷目相待。这也惹得六婶经常跟村里的人说他不懂礼c阴狠。话说,张晓的阴狠,她还没真正见识到呢。
如今六婶被嫉妒烧坏了,一下子冲动起来,就想着占一下张晓家的便宜。到底怎么占呢她眼珠一转,一个坏主意就出现了。
在家呆了一会,她发现张晓一家子除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娃娃在家,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