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都出去了。张晓和他爹刚刚挑着纳税粮出去了,张晓十五岁的弟弟张瑞跟着他娘上山砍柴,这下,留下了刚刚开门又关上门的张晓十二岁的妹妹张芸芸。六婶就绕到张晓家后院的墙边上,拿走了上面凉晒的几个麻袋的其中一个。抓着手里的麻袋,六婶蹲在墙角想着要怎么拿张晓家的粮食可是她琢磨了许久,发现不能拿到,就决定拿自己的粮食装个十来斤,然后扔到张晓家的墙里面的一个角落里。做完这些,她又静静地待在外面,见没人发现,才施施然起身,向着晒谷场走去了。她要去“告密”因为她曾听她当家的说过,藏匿粮食躲税的,罚重新计量粮食,另外多交一斛,而又举报属实的人,则可以得半斛的奖赏。她看中的是这半斛的奖赏。却忘记了那奖罚册子里还有“若举报实乃污蔑,则罚处污蔑之人一斛又一升的粮税。”那罚处里多出的就留给村里的老幼孤寡之人。

    村里的晒谷场上,按着衙吏手册中的顺序一一上前缴粮,衙吏分别做好记录。

    轮到张晓一家的时候,张晓和他爹挑着两担的税粮上前,衙吏听着同僚报着和册子上正确的数量时点点头就想下笔记录张晓家已缴。可是偏偏这时候晒谷场另一头有个中年妇人大喊,说什么“老二家偷藏粮食”“他家报少了”“我知道他家哪里藏有粮食”。大家都很惊讶,毕竟皇帝已经如此仁厚了,这再偷藏粮食躲税就真不是人干的。村里的人都是知道那个妇人口中的老二是指张晓的爹。于是,一时间大家看向张晓和他爹的眼神既有鄙夷也有责备。

    而张晓和他爹早在听到那个妇人喊叫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家今天可能要吃大亏。因为那人正是六婶。仇人多数是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再当面踩上几脚。六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晓和他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张晓他爹张老二眼睛通红,转身向坐在粮堆旁边的桌子上年轻司农部监察走去,在衙差c监察护卫挡着的前方“砰”的一声跪下,连同张晓也拉着跪下,然后才颤抖着声音说:“监察大人,小民是冤枉的啊”

    “哦冤枉听那妇人的口气,还是你家亲人”能叫一个人老几的,除了家族中至亲的,没有谁敢叫的。

    “那是杀子仇人”张老二也不否认,却也说明他们两家的立场。

    “杀子仇人”他望着周围脸上布满忧虑的村民,大声说:“这人说那个妇人是他的杀子仇人。这可是真的”

    “是啊”

    “对十几年前,就是他家六弟媳将他身怀六甲的媳妇推到,掉了成型的儿子”

    “就是”

    “”

    大家议论纷纷。那个妇人是个什么人,这些与她相处了十几二十年的人最清楚。那监察大人最善察言观色,大家语气愤然,没有意思作假,说话中还带有鄙夷,他就猜到这是诬陷。于是就让六婶上前来问话。六婶自以为自己证据充分,那么她就有十成的把握将张晓一家扒层皮下来

    只见她上前来谄媚地喊了一声“大人”,就开口说:“大人,我刚刚在家的时候,看到他们家院门没关,就想帮他家关了,那知道就在大门口看到了墙角的一只麻袋,鼓鼓的。我上前一看,哎呀不得了是粮食大人,这墙角就有藏着粮食,保不准其他地方也藏有呢所以,大人快判他家藏粮食”然后奖赏她半斛粮食。

    那人一听这错漏百出的话,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不就是栽赃陷害,然后从中获取那奖赏她半斛粮吗若是相信了她,也太侮辱他南秋风的智慧了吧觉得不给她一点教训实在对不起自己的名号。可是当他看到地下跪着的年轻人,就笑了:“就听你一言,就判人家的罪。你当你是谁喂,你叫什么名字”后面一句话直接对着张晓问道。张晓正在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冷不丁被喊了一声,被吓了一跳,还是张老二提醒,他才知道是监察大人问话呢。他立刻低下头,回答:“回大人,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