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和新兴的企业最后使自身适应于新的环境之后,萧条才结束。

    这一论述存在一些错误:

    1 没有解释为什么陈旧的和新兴的企业都没有作出准确的预测。为什么未能预计和估测到要面临的困难[22]

    2 实际上,新兴行业中一系列创新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创新引起的该行业产量的增加则需要相对较少的时间。而该理论必须假设产量的增加发生在一系列创新产生作用以后;除此以外,就不会有繁荣或衰退了。

    3 正如上文我们所知,时间偏好和利率都被忽略了,同时被忽视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是储蓄而不是技术对投资起到限制性的作用。[23]所以,信贷为投资所提供的资金不只是投向了创新,资金也可以供给更大的投资,并投向已知的生产进程中。

    4 这一理论假设繁荣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创新具有周期性。但是没有理由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古怪的系列创新。相反,创新c技术进步是持续地发生在多数,而不是少数的企业中。此外,一系列的创新意味着企业家能力也存在周期性,这个假设显然是不合理的。就创新而不是企业家利润是商业研发的固定程序而言,创新产生的经济收益会使企业的研发部门受益。[24]

    5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地位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十分狭隘和片面。他只是认为企业家进行创新,为创新建立了新的企业等。实际上,企业家在不断工作,根据将来不确定的需求和供给状况一直进行调整,包括创新产生的结果。[25]

    第64节:对萧条的其他解释:一个评论9

    以他后期的观点,熊彼特认识到不同的特定创新会产生不同的周期,在不同的”酝酿时期”,创新会充分利用它们的机会直到新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程度。所以,他修改了他的理论,并假设在一个经济中有三个单独而相互影响的周期:一个大约3年的周期,一个大约9年的周期和一个大约55年的周期。但是,这个多重周期的假设毁掉了普遍的商业周期。所有经济进程都在市场上相互作用,所有的进程交织在一起。周期发生在整个经济中,繁荣和萧条都是普遍性的。价格体系将所有活动融合和串联在一起。假设一些完全密封的”周期”,各周期都在同步运作,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又是商业活动的产物,这个假设既没有合理性又不切实际。所以多重周期的构架完全放弃了熊彼特早期的模型,而其本身又给早期的模型带来了严重的错误。[26]

    信贷性质说

    在所有进行深入探讨的理论中,只有奥地利学派或者米塞斯的理论发现了繁荣中的问题。其他理论都褒扬了繁荣,而萧条则被视为对先前繁荣的倒退,它带给人不快。奥地利学派和熊彼特的理论则认为,自繁荣时期开始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萧条。但是熊彼特认为”第二波”的通货紧缩是灾难性的,同时令人不安,他将其纯粹模型中的繁荣衰退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只有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坚持认为通货膨胀下的繁荣完全是灾难性的,并且认为整个萧条过程对于排除繁荣带来的扭曲是必要的。然而,各种”信贷性质”学派也认为通货膨胀下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萧条。所以,他们与奥地利学派一致认为繁荣在它开始时,就应该加以阻止,同时让萧条的清算过程在无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下去。可是,在关于萧条的成因分析,以及防止繁荣和萧条的特定方法上,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

    信贷性质理论中最让人尊敬的一支是古老的银行学派学说,它在19世纪盛行,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它代表了过去流行的”健康的银行业”传统,在较早的货币银行学的教科书中都具有显著的位置,在20世纪20年代它的先锋人物是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大通银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