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连丁云松都看不下去了,开始是拉黄小二到一边说话,现在又跟余秋耳语,在场这几个人年纪是没余大敏大,可职务上余大敏最低,老这么做合适吗?今天虽然晚了些,但事情还算顺利,就是余大敏一来才横生这些枝节。
丁云松笑道:“老余啊,余秋现在是余大人了,上官是到咱蜀山帮来,又不是到你家,你老这么管着他,这个呵呵。”几句话,全然不管什么原因。因为既然余大敏单独与余秋说,便不方便直接问,所以只好逼余大敏自己说出来。
余秋倒先说了:“说是马大人家的什么人。真是近亲,马大人肯定安排妥妥的。”
丁云松“哦”了一声。欧阳恭皮笑肉不笑地来了一句:“还是余管事思虑周全。”话外之意是这本不关你余大敏什么事,但因为你家余秋在督捕司,马义长也在,所以才对马义长的事这么上心。
“你们唉!”余大敏又是重重一叹,转过身去。马天复入帮那天他也在,马义长收了这个马天复更像是心血来潮,但之后几次与人闲聊时说及此事,都说肯定跟马义长有关系,他便慢慢也觉得应该是有关系。但这事毕竟是捕风捉影,现在余秋跟他较上劲了,还真不好拿出来说。
马天复站在那里,看着几位大人物议论,好不尴尬。余秋是真来了脾气了,对马天复道:“这样吧,你接我三式,接住了,明天就跟他们一起出发。”
三式,不是三招。平时说话“招”与“式”都是通用的,但讲究起来,“式”只是一个动作,而“招”则包含了形成这个动作的所有应对和变化。言明三式,让马天复想起了当日马义长跟自己交手,也不过是三式,难道督捕司的人都是在三式之内试出对方武功深浅?
还真是。越是武功高,越是明白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督捕司的新人受到的第一个训诫便是“知进退”。“知进退”三字学问太大,三式之内判断对方实力只是基础中的基础。
“来了!”赶时间去吃饭,没工夫客套。余秋单掌直劈,居然动作和马义长一样!
马天复虽然预料到有这可能,不过还是不太高兴。马义长年长,让一只手倒没什么,你余秋也就比我大不了几岁你凭什么?我马天复不记事起师傅就天天传功,出门前每天勤练不缀,虽然不知道自己资质究竟算好还是不好,但同龄人中还真不怕谁!何况一个非传功弟子!
余秋这三式是督捕司人人熟悉的一招,叫“三步虎”,起手都是单掌直劈,根据对方应对后面两式有几十种变化,但每种变化均为三式。余秋和马天复一样,自认为同龄人当中自己算是佼佼者,而且这马天复看上去年纪还没自己大,不过是个普通帮众,便学着前辈们用出了“三步虎”,一只手背在身后。没想到这一个托大不要紧,却激起了马天复身为武人骨子里那股傲气。
马天复后退半步,背起双手,足尖疾钩对方手肘!余秋倒没注意马天复的双手,光只觉得自己这一掌下劈极快,马天复必定抬臂架住或格开,没想到居然出腿,看来此人武功不弱。出腿这路变化,在三步虎中应对方法并不少,而余秋偏偏选择了最错误的一种,他反手一捞。
有句俗话叫“胳膊拧不过大腿”,即便余秋第一招就开始提气,这眨眼间能有几分内力?如何与腿力抗衡?
然而余秋反手一捞,却正好拿住了马天复的小腿。马天复单脚站立,不动了。
“余大人的意思是,攻我三式就算完?”马天复冷笑道。
蓦的一声长啸,马天复凭单腿跃起一人多高,居高临下直踹余秋面门,凌厉异常!余秋也是了得,见马天复说话时神色怪异已有准备,力贯于臂,“喝”的一声,生生架住了这一脚,鞋底没入土中。
余秋也明白了,原来此人是要跟我一较高下?就凭这一脚,对方实力绝对不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