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常朝御门”,也就是皇帝举行日常办公会议的会议室,地点就在奉天门皇极门。永乐帝启用三大殿不久,遭遇雷火,三大殿被焚毁,但奉天门幸存,于是永乐帝就在奉天门御政。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凡早朝,先击鼓,文武百官分别在午门的左右掖门排队等候;尔后开门,由鸿胪寺管礼宾官员引入午门,过内金水桥,到奉天门丹墀前,分六部c五府等官员,东西相向,依序而立,等候皇帝来到。皇帝到宝座,鸣鞭,百官入班,面北行一跪三叩首礼。朝拜后,鸿胪寺官宣念,然后各衙门轮班奏事。奏事完了,最后鸣鞭,皇帝还宫,百官退朝。
清初,顺治帝迁都北京,举行大典,诏告天下,也是在皇极门奉天门c太和门。为什么不在皇极殿奉天殿c太和殿呢一些学者认为:李自成临撤出皇宫时,放火焚烧宫殿,皇极殿遭火焚毁,所以顺治帝登极大典不在皇极殿,而在皇极门。
太和假门故事,很有意思。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太和门大火,黑烟弥天,化为灰烬。转年正月二十七日,就是光绪皇帝大婚的吉日佳期。太和门竟然被火烧毁,内廷不安,朝野震惊。
清制规定:大婚皇后必须经由太和门进宫。只有42天的时间,来不及重修太和门,怎么办呢清廷下令由北京棚匠扎彩工,夜以继日,加紧搭建,竟然搭成一座逼真的彩棚太和门,以假乱真,在大婚时使用。震钧天咫偶闻记载:“大婚,不及修建,乃以札彩为之。高卑广狭无少差。至榱桷cuijué,指房上椽子之花纹,鸱吻之雕镂,瓦沟之广狭,无不克肖。虽久执事内廷者,不能辨其真伪。而且高逾十丈,栗冽之风,不少动摇,技至此神也”
我们看光绪皇帝大婚图上的太和门,原来是彩扎的。这项工艺已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矗立在紫禁城的太和门,是光绪大婚后第二年建成的。
上为光绪大婚典礼图中的“太和假门”
于谦定乱
皇极门奉天门c太和门前的庭院,发生过许多故事,既有历史正剧,也有历史闹剧。先说历史正剧,就是于谦在太和门前定乱的故事。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一是火灾,南京谨身殿等火灾;二是水灾,黄河改道,湮没田地,运道梗阻;三是,明英宗皇帝被俘。我们单说发生在奉天门皇极门c太和门到午门间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
这年八月,北方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进到今河北宣化地区。军情紧急,事态严重。大太监王振怂恿英宗皇帝朱祁镇亲征。这位英宗正统皇帝,自幼不爱诗书,喜欢骑马游猎。当时,正统帝才二十三岁,既不懂军事,又年轻好胜,但他迷信自己,于是决定亲征。大臣叩谏,不听,要做准备,也不听。正统帝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周密计划,没有作战方略,也没有前敌侦查,更没有后勤保障,却亲率五十万大军,懵懵懂懂地行进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境。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官兵断粮,秩序混乱。大太监王振没有文化,不懂军事,骄横跋扈,训斥大臣。户部尚书王佐被罚整天跪在草地上,兵部尚书邝埜yě乘马坠地差点儿摔死。这场军事大游戏的结局是:明军骡马损失20余万头匹,官兵“死者数十万”。明史英宗前纪卷十明军大败,皇帝被俘败报在半夜三更传到皇宫,后宫大哭,朝野大惊。
明廷在社稷危殆之际,皇太后立正统帝两岁的儿子见深为皇太子,皇弟郕王朱祁钰辅政,召集百官聚会。郕王在午门临朝视事,大臣们弹劾王振,认为皇帝被俘,是太监王振误国。郕王没有主意,让大臣们出去待命。结果大臣们都伏地痛哭,请求族诛王振在乱军中被杀。有个叫马顺的太监,是王振党羽,担任锦衣指挥。他不断地大声呵斥众臣退下,惹恼了朝廷众官。官员王竑振臂而起,揪住马顺的头发喝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