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选择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一般来说,在摸清游客心理后,要做到导游向导的“三恰当”,即时机恰当,地点恰当,内容恰当。一时机恰当。对不同心理的游客,导游讲解的时机选择是不同的,要选择游客最愿意听c气氛最热烈的时机讲解。从头到尾不停地讲,对有些游客是不合适的。当游客主要由几个几代人的大家庭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小青年组成,他们都有着一项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摄影,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改为游前作摄影景点介绍,游中让游客多一点自由活动,游后讲典故c传说,那效果将会较好。
二地点恰当。它包括景观c情趣和环境三方面而考虑的因素。景观是指要站在最能反映某一景观特色的位置上讲解,形象生动,效果就好。如黄山的“五老上天都”,“金鸡叫天门”,虽是同一峰石,但却要在不同位置上边看边介绍。情趣,是指最能创造气氛的地方。如进绍兴兰亭就能看见小溪,但最好的地点是在大家站到溪边的位置,开始讲解“曲水流觞”的故事,导游若带个可浮起的小塑料杯,还可以让游客们对歌罚唱哩环境,是指凡作叙述性c总结性的讲解时,要选择一个较安静c较开阔的环境。一般来说,这类讲解比较重要,在人多嘈杂拥挤之处效果不好。三内容恰当。不同层次的游客,对讲解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对全国各地的洞中千篇一律的介绍十分反感。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认为把洞中的石钟乳c石笋c石林c石幔等都解释成一样样具体的事物,如大玉米c大桃子c海龙王c狮子c老和尚等,就变得兴味索然,毫无艺术价值。他们要体会的是这种奇特景观中意境的美,而不要听这像什么,那像什么。导游必须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对不同层次的游客能有的放矢,作不同特色的讲解。四c生活服务除了游览之外,行c住c食c购c娱这些生活服务中也有着游客心理处理的问题,服务中绝对的“好”是不存在的,更何况在目前国内旅游物质设施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处理技巧在于使游客在心理上感到满意。旅游中,旅游地对同一个旅游团体提供的生活服务水平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在旺季更是常见。这样,游客之间就会出现“摆不平”的现象。遇到这类情况,导游要尽量做好心理平衡工作。有一次,某旅行社组织去武夷山旅游,到目的地时,当地临时有变,一团游客分住旅馆质量有差异的两处,游客哗然。但导游很镇静,他不仅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还强调了这种差异,他采取了心理平衡技巧,凡住得差的,次日第一批竹筏游九曲溪;凡住好的,坐第二批竹筏。这样一来,不用他做工作,游客中自然分成两种不同意见,提出了各自的愿望,在导游稍作调整后,大家各得其所,满意而歇。旅游团体中常见的还有一种从众心理现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有时几位游客想个新点子,提出一些出格的要求,往往会大家附和,弄得导游很难堪。对于这类情况,导游不要先急于拒绝。一拒绝,会造成逆反心理,即“你不同意,我们偏要这样”。应该明白大多数游客的附和是盲目的,他们并不了解他们没来过地方的情况,而导游却是熟悉的。导游应利用这一优势,作利弊分析c情况介绍c后果设想,然后再以宽容的态度征求有从众心理的游客的意见。对于坚持蛮横无理的个别游客,一方面仍应和颜悦色,必要时还可象其他行业先进服务员一样,作出一些礼貌的让步;另一方面,则要适当给予心理压力,要他们对全体游客负责。旅游中遇到的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要提高处理各类游客心理的水平,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旅游工作者敏于观察c善于分析思考,在长期的旅游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思考题
1心理过程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在旅游活动中各是怎样反映出来的2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感二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