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天李丛嘉早早的起床,因为今天是十五元宵节,跟烈祖说好的到共济会检阅参观就是在这一天。

    先让管家去田庄准备着,自己要到皇宫去报道呢。

    到了皇宫直接去觐见烈祖李昪,烈祖见这个小孙子还满在意这次的参观的,自己一时便也来了兴趣,想看看到底这个小孙子能够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惊喜。便下令起驾去共济会了。

    皇帝出行声势浩大,先有三千禁军提前赶到共济会去布防,务必要将整个田庄围个水泄不通,然后就是皇宫的专职侍卫进入共济会,在要害位置布防。再然后就是皇帝的车驾仪仗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亦步亦趋的向共济会的方向声势浩荡的,滚滚而去。

    这个时候的李丛嘉陪侍在烈祖李昪的身旁,皇帝的马车挺大的,除了皇帝的软榻放在里面的空间,还可以再站个五六个人,应该都不会觉的拥挤。此时里面除了烈祖和李丛嘉,旁边还站着一个大太监王绍颜伺候皇帝。做皇帝比较辛苦,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奏折需要批阅,就如现在的烈祖,赶路的时候还在批,王绍颜在旁边磨墨,递奏折打下手。

    烈祖批阅了一会儿奏折,对李丛嘉开口道:重光,看你的样子似乎共济会弄的不错。

    李丛嘉小心道:禀皇祖父,现在共济会已招收孤儿三千余人,他们在共济会渡过了这个严冬,但是却未有一人冻饿而死。

    烈祖道:嗯,这倒是不错,往年我也听说过,在金陵城中冬天死于饥寒的孤儿有不少。重光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李丛嘉又道:共济会里请来教授学问的老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孩子们学的也很勤奋。

    烈祖点头,继续批阅奏折。

    李丛嘉也不多说,就让烈祖自己去看,那样才能让他有更为深刻的映象。

    竟然于路无话,很快就来到了共济会,下面人禀报说到了地方了,烈祖李昪就停笔,首先下了马车,李丛嘉和王绍颜也跟随而下。

    脚一踏到地上,烈祖皇帝就感到这路跟别的路有点不一样,仔细朝脚下一看,这路不是夯筑的泥土路,比泥土路要硬的多,表面没有灰尘,像砖头和石头一样硬,却没有转头和石头的拼接痕迹。只是每隔十尺就会有一条缝隙。难道这条路都是用十尺大的岩石铺就的?不由看向自己的孙子。

    李丛嘉见状首先开口道:皇祖父可是对这条道路感到奇怪。

    烈祖道:正是,难道这都是用石头铺就的?

    王绍颜也很狗腿的用脚踏了踏,对烈祖道:陛下这坚硬的样子不像使用土夯筑的,真的像是岩石的。

    李丛嘉道:启禀皇祖父,如果这条路都用这么大块的岩石拼接的话,考虑到岩石的开采,和运输费用,光修这条路我这边就得破产了,孙儿还没有这么奢侈,这其实是孙儿使用的一种建筑用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我叫它做水泥,用来修路,不但坚硬而且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灰尘。而用来盖房子的话,速度快,材料省,可不用木料就可造出供人居住的好房子来。用来筑城的话,李丛嘉顿了顿,看着烈祖,烈祖向他看来笑道:这孩子,还跟我打起埋伏来了。李丛嘉呵呵一笑道:如果用来建城,皇祖父,必可在敌国不知道的情况下迅速建起一座座坚固的堡垒,让敌军碰个头破血流。

    烈祖听到,不禁大叫一声好,问道:你这材料可能提供大规模的筑城之用。

    李丛嘉道:只要能够给我足够的工匠,定可产出足够筑城之用的水泥。但是皇祖父,这水泥的制造我们一定得做好保密措施,否则被敌国派探子获得,那我大唐的军队将来就要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对这用水泥构筑的城池了。

    烈祖道:好的很,本打算要匠作监来做这水泥,既然我孙已经意识到了敌国探子这一点,那么你必定已经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