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防范了吧,这样我就只调拨工匠给你,用来生产,你负责成品的供给如何。
李丛嘉道:必定不辜负皇祖父。为我大唐建筑座座雄城。
烈祖哈哈大笑,心情颇为舒畅,没想到刚到这里来自己的孙子就送给了自己一份大礼,不由带头朝前走去,感受一下这新材料铺就的大路,确实如自己的孙子介绍的,坚硬,用脚在地上蹭蹭不见泥土灰尘。
不大一会就走到了路的尽头,眼前竟然突然显现出大量的建筑来,一排排都是整齐的三层小楼,当中间一个宽阔的大街,大街的两旁店铺林立,当然因为皇帝要来,整个行进的路线都会戒严,所以这街上并没有行人,虽无行人但看这气势便可猜测它平日的繁华。
烈祖指着街道两旁的建筑对李丛嘉道:这些房屋就是用这水泥做的?
李丛嘉道:正是用水泥做的,这些店铺,以及店铺后面庄民的住家,还有共济会的校舍都是用这水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做成的。
烈祖道:哦,后面的那些小楼住的也是你的庄民?
李丛嘉道:确是本庄的庄民。
烈祖道:可否让祖父一观。
李丛嘉道:祖父请。便当先朝前带路。
看着自己孙子自信的小模样,烈祖不由一笑,跟着孙子来到大街后面的民居。却见到这里的路面虽然比前面的大街要窄不少,但是也挺宽阔的走马过车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且地面也都用水泥浇筑,想必雨雪天气也不会妨碍庄民的出行。不由点头,走着走着,看到这街上每隔一段,路边就放了一个竹筐,不由奇怪问李丛嘉道:此竹筐为何物,为何好好的街上放这么多竹筐。
李丛嘉解释道:禀祖父,此物名曰垃圾桶,乃是为收集庄民平时因生活而产生的垃圾之用的,这样街上就不会有人再乱扔垃圾,污染路面了。
烈祖道:好,路建的好,维持之法更好。
说着就到了一户人家的屋前,烈祖看着这一排到头的小楼,不禁感叹就外观而言,朴实但庄重,如石头般的外墙看着就感觉厚实,有安全感,打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品种虽不算多,多是青菜或菠菜一类,但烈祖李昪却很喜欢这院子里的田园气息,见到院子烈祖就感受到了这伙流民在短时间内就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活之态。通过院子来到屋门前,因为田庄之前得到过通知的,除了在工坊的出工之人,以及在共济会中上学的孩子,其他人等一律待在家中不得外出。这家的男主人王二狗,是在水泥作坊做工的,因为上的是夜班,白天休息,所以现在在家,他当然也得到不许外出的通知,现在正在倒头补觉呢,他的婆娘跟老娘在家里剥豆子。这婆媳两个一边剥豆子一边唠叨,根本没有没有注意到门外站着一大群人来的。只见这媳妇抄着一口山东腔,叨叨着跟她的婆婆说:娘啊,你说这是个咋回事儿呢,这好好的,咋就不给出去的呢。婆婆道:尼也这么大个仁儿了,咋就这不懂事儿哩,告示上布施说了,今儿个那是皇帝老子来咱庄子,巡视民情来了,咱只要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儿,不敢给庄主添乱子呢。
媳妇道: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说有哪么个憨货敢去给庄主添麻烦,庄主给咱吃,给咱喝,还给咱这么好的房子住,以前咱没逃过来前,庄子上的财主也住不了这么敞亮的房子哩,庄主还给二狗他们在工坊做事,不但每天管饭,每月发的工钱比以前做佃户时高了好多,等过一段时间庄
(本章未完,请翻页)上的织锦工坊开业了,我也可以去做工了,也是可以管饭,每月还有两贯钱可以拿,这一年结余下来今年我就可以去首饰店里,打一支想了十几年的银钗子了。说完剥豆子就更加勤快了。只见老太那边道:这还不是多亏了跑到大唐来,碰上了庄主爷,你也赶上了好时候,想我老婆子这辈子跟着二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