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这又碰上,你说什么都得给哥哥个面子,让我做这个东,咱们好好的喝一杯。”

    “肖大哥,不必那么麻烦,我其实……”楚振邦还想客气两句,奈何肖昌贵根本就不给他推脱的机会,拉着他的手,拖着他不由分说的就走。

    等在对面的还有两个人,过了公路肖昌贵很热情的给作了介绍。两个人都来头和他差不多,都是从各地过来做边贸的。其中一个来自河北,姓王,王本荣,他和肖昌贵一样,也是做废铁钉生意的,而另一个叫陈鑫的,却是来自蚌埠一建,他们在黑河戳了一个外贸公司,最近在操作一单白砂糖换钩勺车的贸易。所谓钩勺车就是挖土机,这种重型的工程机械用白砂糖换,估计也就苏联人干这事。

    肖昌贵还是很懂规矩的,给做介绍的时候,没具体介绍他是怎么认识楚振邦的说,只说是他在苏联那边帮了自己的忙,不然这笔生意做不成。

    王本荣倒是没什么,态度上虽说没给与多大的重视,但毕竟显得很客气,可陈鑫……或许是背景不同的缘故吧,这位出身国企的同志面对楚振邦的时候,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当听说楚振邦是做服装生意的,他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就表现的更明显了。

    今晚请客的事肖昌贵,三个人此前都住在三冶招待所,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这次肖昌贵的生意顺利做成,三个人凑在一起一商量,就决定出来喝一顿庆祝庆祝,地方就选在这个福兴砂锅。

    楚振邦是何等的敏感,陈鑫的态度他第一时间便感受到了。也对,面对一个倒腾服装的倒爷,人家出身国企的哪能瞧得上一个跑单帮的个体户,更何况还是在这个年月里,如今“个体经济还只是公有制的补充”呢,还没有升级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包括这些中苏倒爷们,谁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最重要的是,楚振邦的身份似乎还不如一般的倒爷,就像人家肖昌贵和王本荣,哪个不是一副成功人士、囊中鼓鼓的样子,唯独他楚振邦一身廉价的休闲服,脚上穿着一双覆满尘土的皮凉鞋,连双袜子都没穿,这幅造型怎么看都像是那些往来边境两侧的拎包客。

    不过尽管感受到陈鑫的轻慢,楚振邦也没往心里去,好强的人也不必非让每个人都瞧得起自己,自尊心不等于虚荣心,要是连这种区别都分不清楚,楚振邦上辈子也等于是白活了。

    “肖总,你这是没拿我当朋友啊,”四个人在街边说了会话,这才朝福兴砂锅的门前走,陈鑫当仁不让的走在最前面,一边走还一边半真半假的抱怨,“既然在苏联那边出了事,为什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别的忙咱可能帮不上,可要说那边的熟人也还是有几个的,你那点废铜烂铁的玩意,我给你介绍个人,也许就是一句话的事。”

    “是是是,”肖昌贵很会做人,听了这话只是连连点头,“这个主要是最初没想到会那么麻烦,还以为对付两个小钱就能解决呢,可谁知道……唉,算啦,过去事就不说了,总之这次还是要承楚兄弟的情了。”

    楚振邦笑笑,扭头看向公路对面,就当是没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王本荣走在楚振邦右边,心里对这个年轻人的来历很是好奇。他跟肖昌贵是做的一门生意,对其中的内情自然了解的比较多。如今类似钢材、铁锭、木材这类大宗原材料物资的生意,他们这些跑单帮的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主要是竞争的太激烈。大多数的情况都是苏联那边有货准备出手,立刻就有十几票甚至是几十票人涌上去争抢,这种时候要想把单接过来,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有人有关系,另一个就是往里面砸钱。肖昌贵这次弄的这一单规模不小,他能做成,而且是在出了问题之后还能做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他有得赚那就说明关键之处不在于砸了多少钱,而是找到了关系。

    这年头对于做边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