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拿到贷款了,你们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别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楚建国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显现出几分凝重。余长志说的这些问题都很现实,县棉纺厂其实现在就已经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了,尤其是外贸这一块。过去从省到市再到县里,纺织品的外贸出口都是有分配额度的,但是进入今年以来,县棉纺厂一笔配额都没有拿到,外贸这条路子几乎断绝了。

    就说了两句话的工夫,郑新伟又转了回来,奇怪的是,跟他一块来的只有一个人,廖云起竟然没了影子。

    “余县长,这位是石家庄国棉二厂业务科的姚顺利姚科长,”郑新伟带着来人进了门,就站在门口介绍道,“姚科长这次来咱们县,就是考察投资环境的。”

    趁着介绍的工夫,楚振邦抬头打量着这个姚顺利。怎么说呢,就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个头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留了个小平头,五官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那种看一眼扔进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的人。

    看看身上的穿着,白衬衣加灰色仿西裤,衬衣下摆特意兜进裤腰里,脚底下是一双簇新簇新的平底皮凉鞋。左手手腕上有一块亮银色的腕表,不知道什么牌子的,腋下还夹着一个公文包,看这一身行头,倒真像是跑业务的。

    对待这位姚科长,余长志还真是给了很大的面子,他专门离开座位迎了两步,握手之后,又特意给介绍了一下在座的几个人。

    姚顺利表现的有点高调,不仅脸上的笑容很假,说话的嗓门大,而且对包括楚建国在内的一干县棉纺厂的领导都爱答不理的,怎么说呢,就是有那么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楚振邦却能从他的这份高调中,窥探出一些虚张声势的痕迹。

    介绍完了在座的众人,余长志交代服务员在主桌上加了两个座位,姚顺利跟郑新伟倒是不客气,理直气壮的入了座,喝了没两杯酒,就开始大谈国内轻纺工业的发展现状,其中顺带着夹杂一些棉一打算在渠水投资建厂的私货。

    楚振邦在另一边的桌上听着,倒也觉得姚顺利开始说的一些东西还真像是那么回事。

    河北这几年轻纺工业发展的很快,目前已经超越陕西成为国内轻纺工业第一大省,其中仅仅是石家庄就有从一到六,六个大型棉纺厂,其中石家庄棉二表现最为出色,频频有国家领导人前去视察。企业效益好,自然就有充足的资金拿出来投放,搞所谓的发展战略,而按照姚顺利的说法,棉一的厂领导认为今后几年,国内的棉纱市场需求量将会出现一个激增的局面,中国也将逐步转变为棉纱纯进口国。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棉一现在就开始做了未来的发展布局,为此,正准备在新疆、河南、陕西等省份投资建厂,至于东北这边,主要是打算建几个点。

    不过像那么回事的也就是开始一部分,到了后头,楚振邦就觉得越听越不是味,不说纯粹扯淡吧,至少情理上讲不通。

    河北的棉纺企业要投资搞棉纱,选新疆、河南、陕西之类的地方都说得通,毕竟这些省份都是产棉大省,在那边投资建厂有一个原材料来源的地区优势。可北疆这边素来都不是国内棉花的主产区,即便有些地方有种植,也只是零零星星的,本地棉供应像渠水县棉纺厂这样的小厂还能说绰绰有余,但要是大规模投资就明显不现实了。河北的棉一总厂是国企,可那些国企的领导即便是再官僚,估计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如果放在十几年后,这种不着边际的谎言很容易被人识破,但是现如今才刚刚是9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正风起云涌,各地招商引资正是处在起步阶段,再加上信息闭塞,基层干部官僚作风严重等等诸多原因,这种打着投资行骗的事情可谓是层出不穷。

    果不其然,在轻纺工业发展前景的问题上忽悠了一阵儿,见在场的众人都听的全神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