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需要外廷的支持,所以这种交易在古代的这种政治体制里是再平凡不过的。)这时一见内阁首辅发话了,那些小锣锣就立刻跳了出来附和了,于是一下子,一片赞成,同意方首辅的话都出来了。

    当然政治就是这样,一方唱罢,另一方就要登场了。

    这时内阁大学士刘一燝反驳说:

    “按照本朝的惯例,仁圣,是嫡母,移居慈庆宫;慈圣,为生母,移居慈宁官。西李什么也不是,岂容再迟缓。还请皇上深思。”

    这么出来一说,又跳出一大堆大臣来赞成刘一燝的话。

    朱由校一看时机到了,大臣们意见都发表过了,该是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了,明朝就是这样,皇权那可是重于天的事,什么事情,皇帝没有发话,大家什么意见都可以说,皇帝要是下定注意那大家就得照命执行了。又是说道:“好了,诸位臣工的话我都知道了,身为大明皇帝,应以祖宗家法为重,这也是我大明立国之本。话我刚才说过了,照命遵守,不得有误。”

    朱由校说罢,心中一阵暗爽,昨日还把我当人质,我今天就把你送到冷宫去数星星,风水轮流转,这次看不把你玩死。

    这时方从哲有跑了出来说道:“皇上,百官上劝进表,要求皇上早日登基继位。”

    朱由校一听又是一阵高兴,终于熬到头了,还是要早日当上皇帝,一天不当皇帝一天危险啊,马上回话道:“先皇新逝,朕哀痛方切,不过天位至重,诚难欠虚,况先皇架崩之前就嘱朕为尧舜,朕当不负先皇期望,早日登基。”

    这时方从哲回道:“皇上,臣已经吩咐礼部选定良辰吉日,九月初六为吉日。”

    朱由校回答道:“竟然方爱卿已选定吉日,朕就九月初六登基。”

    朱由校听闻还要过个三日才能登基,不免有些失意,现在虽然大家都还把自己当皇帝看,但是究竟还没有登基,宫廷之内,危险万分,搞不好就这几日把自己的这条龙命给玩完了也说不定,可是这些人就喜欢搞封建迷信,什么良辰吉日,又不是娶老婆,还要选什么日子,早点登基完事。看来以后当了皇帝一定还破除这些迷信思想,想那二十一世纪的人,无人相信鬼神之说,就那陈兴小子竟然见过和尚群殴,还用刀捅人,接着又想,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想什么乱七八糟的,赶紧和这些大臣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古人感情最丰富,要是对他有知遇之恩,那他可是可以给你上刀山下火海。可惜这里没有电视,要是能搞个电视讲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想毕,于是说道:“诸位臣工,先皇遗命各位辅佐朕,只是相信诸位臣工的才能,朕相信先皇的眼光,所以诸位不用担心,诸位对朕忠心耿耿,朕会给各位赏赐的”。

    朱由校这句话可是有学问,解放时期共产党的政策就是这样,团结可团结的,打击负隅顽抗的,对于中间派就要争取。

    说完就在大臣的护送下摆驾回了慈庆宫。待回到宫中,便让王安派人将宫中各部的太监头子给唤到慈庆宫来。

    朱由校看着下面密密麻麻跪了一堆人,吓了一大跳,王安见朱由校吃了一惊,知道其不了解明朝的宦官机构,便给朱由校介绍起来:

    “宫中有二十四衙门,也就是内府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总称。十二监为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御马监、司设监、尚宝监、神宫监、尚膳监、尚衣监、印绶监、直殿监、都知监。四司为惜薪司、宝钞司、钟鼓司、混堂司。八局为兵仗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浣衣局、银作局。除浣衣局外,各衙门皆设皇城中。每监置掌印太监一员,左、右少监各一员,典簿一员;每司各司正一员,左、右司副各一员;每局大使一员,左、右副使各一人。臣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有……”

    朱由校听得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