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居之。其余嫔妃,虽以次进御,遇有大故,既当移置别殿,非但避嫌,亦以别尊卑。今先皇升天,选侍非嫡母、生母;俨然居正宫,而殿下乃居慈庆,名分倒置,臣实疑惑不解,万分担心。而且殿下春秋十六龄,内赖以忠直老成,外辅以公侯大臣!何虑乏人、何得乳哺?若今不早做决断,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后之祸将见于今”。

    朱由校一听这话,心中立马高兴起来,暗想,你这毒婆娘,看我今日如何整死你,又想,这左光斗和杨涟不错,我还正愁如何对付这西李,他们这一上疏,正好和我心意,这种大臣以后当了皇帝要好好利用,不知道才能怎么样?别是一个破坏狂,每日只是知道弹劾上奏,不知如何管理建设国家的大臣,那样就不大有用了。

    朱由校正想着这些时,旁边的西李早就气的快晕死过去了,这西李人品固然不好,经常有意刁难朱由校,但她在明光宗死后挟持皇长子朱由校,其本意无非是为了“自重”,而绝不是为了‘放行专制’、‘垂帘听政’。西李之所以要那样做,根本原西在于封后未成,连皇贵纪的封号也没有捞到,弄得水中捞月一场空。

    “莲花门外任春风,争宠承恩总梦中。闲数园林松柏岁,白头相对哕鸾宫”。她很清楚,只有拼力一争,要挟朱由校至少进封她为皇贵妃,才可能避免移驾倒哕鸾宫去过着那闲数松柏、寂寞、无味、凄凉难熬的晚年生活。

    这时朱由校见到西李气的是花容失色,心中很是得意,于是说道:“左爱卿,杨爱卿言重了,李奶奶陪侍先皇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没有丝毫非分之举,如今先皇过世又如何会放行专制,垂帘听政呢”。

    说罢还向周围扫视一遍,见西李脸色一缓,而众大臣众大致分有喜怒两种。暗想,那些怒的定是忠君爱国的,记住脸,以后重用,那些喜的定要注意了,八成与这西李有关联。这些估计是靠裙带关系上去的,以后一个都不留。当皇帝还真难,个个大臣平时很都正义的很,非得是这种时候才能试出深浅来,剩下那几个喜怒不行于色的,不用说,都是老狐狸,这些肯定是官场常青树,那边强倒那边,这些第一个清除了,不就是投机分子吗,比那些靠裙带关系的更可恶。

    于是又接着说道:“不过众位臣工,有如此看法,祖宗家法不可废,还请李奶奶移驾哕鸾宫。以护祖宗家法,朕见李奶奶这几日身体有些操劳,朕就宽限三天,九月初五午时前搬出乾清宫,李奶奶,早些准备,免得到时太匆忙”。

    这时朱由校再扫视一圈,见刚刚高兴的脸色一下子都沉了下来,刚才沉着脸的一下皱紧的眉头都展了开来,心想,当皇帝原来还是很爽,就我现在这个半吊子还未登基的皇帝说句话,一大屋子的人脸色就和调色板一样,变个不停。以后登基了,那不不得爽死。

    朱由校这几日见了些大场面,政治经验可是大幅增长,从昨天的1升到及格线60了。深知这李奶奶在宫中势力复杂,宫外也有联系,虽然恨不得把她拉下去一刀砍了,但是还不得不对其客气一番。又扫视诸位大臣一遍,刚才朱由校一说完,下面的大臣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大家都几个熟悉的一伙窃窃私语。看来意见很不统一啊!

    果不其然,过了片刻内阁首辅方从哲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如皇上刚才所说,李选侍对先皇忠心的很,垂帘听政也都是无稽之谈,不可相信,既然此事乃外人胡乱之说,那移宫之事还是等皇上登基以后在慢慢商量好了”。

    这方从哲从神宗时就担任内阁首辅,执掌朝政6年之久,神宗时就与郑贵妃有联系,光宗时又与这李选侍有联系,在朝中是通天的人物,(其实各个朝代来说,都有外廷内廷之分,外廷就是朝廷,而内廷活跃的皇帝的母亲,妃子,亲信太监等等之类的,要想在外廷当大官,内廷没有一点关系时很困难的,当然内廷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