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路,如此可使得北方人心大乱也!”太子刘动又是摇头否定的说道:“待敌军来犯再来报之!”言罢大袖一挥便退入内府歇息去了。

    “刘元海啊刘元海,你既创此机会,我便如你所愿。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把握不住,便再等十年吧!哈哈哈哈哈哈!”心中笑着,大汉监国太子刘动惬意的踱步而去。

    夜深,群臣各自散去,对于太子刘动所言半信半疑。无论是谁,从任何的角度考虑,似乎后汉一国也没有必要冒着如此大的危险兴兵来犯,但太子如此肯定,事情倒是不好说了。翊军将军杨遵拉着罗尚一声不吭的到了偏殿,低声问道:“将军以为太子之预料如何?”

    罗尚不假思索道:“我观太子所料未有不中也,刘元海枭雄之辈,放手一搏亦为可知也。如今各部兵将早已调动,后续人马尚未赶至,你我既为武人当奉令行事,不可意气用事啊!”

    “哎……好吧!”杨遵见罗尚如此态度也不再多言,回到营里对于太子预测胡人南下之事仍是嗤之以鼻,不觉竟是酣睡。

    一连数日黄河北岸皆是毫无动静,胡人沿岸屯驻的边防士卒一如往常并无两样。反倒是东方海域上,胡人的战船频频出海侵袭北上救援的汉军船只。这些胡人战船不敢与汉军船队交战,但却是专门挑着运输船下手。

    这般无赖似的打法即便是汉朝水师也是颇为头疼,所谓救人如救火,兵将急于北上自然速度极快,钱粮辎重随后可护卫的船只不多。那胡人吸引了汉军护卫船只的火力后,便凭借数量众多的优势八方围攻船队。

    说是运输船,船上也有基本的兵力可以还手,往往是胡人在围攻的态势下折损了七八只战船,汉朝水军的运输船才有可能有一艘受损。

    “如此大动干戈,白白耗费国库钱粮耳,竖子不足与谋!”几杯酒下肚,翊军将军杨遵在大营中自斟自饮喝着闷酒,对于国家眼下的军事调动甚是不满。自己并非没有观察现实状况,无论是任何一个方面的情报,皆是没有胡人试图渡过黄河攻击中原的蛛丝马迹。偏偏太子坚持自己的判断,自己不过是一个将军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接连数日的兵力调动让毫无斗志的杨遵无奈至极,也是疲惫无比。在自家国土上行军也要偷偷摸摸偃旗息鼓,日伏夜出的行军,这般折腾都是为了太子殿下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谁肚子里面还没有一些怨言呢?

    酩酊大醉,浮床酣睡,杨遵只想睡个痛快。

    迷迷糊糊中有人摇晃自己的身体,在耳旁呼喊着什么。朦胧醉眼看得人影,乃是自己帐外的亲兵,杨遵不悦的道:“何事大呼小叫?没……没见到本将军刚刚睡下么?”

    “不好了将军,有敌军杀来了!”几名亲兵摇晃呼喊了半天,才见主将大人悠悠转型,此刻七嘴八舌的叫着。

    “胡说什么?现在是什么时辰?”杨遵闻言简直想说这就是一个笑话,三分醉意的说着,若不是自己睡意沉重,真想站起来踢这几名亲兵几脚。

    几名亲兵见状是又急又气,当下也顾不得失礼七手八脚的把杨遵扶起,搀下床铺,架到了营门外。杨遵大吼大叫的痛骂几人,可放眼一看不/觉顿时酒醒冷汗直流!

    远远望去浓烟处处,粗/黑的烟柱冲天而起,隐隐有喊杀声传来,这可不是梦境!

    “这……怎会如此?为何不早报!!”杨遵猛然甩开几名亲兵,戟指喝道。

    几名亲兵见主将终于清醒过来,连滚带爬的跪在地上哭诉道:“我等已然禀报数次,奈何将军沉醉不醒啊……”

    “哼!军情如何?”知不能苛责这几名亲兵,杨遵急忙问道。

    “入夜以后胡人水师出动,在多地展开猛攻,激战不断,具体情况不详。但本地水师前往支援之后不久,前方便有了动静,好似敌军已经登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