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格与诸葛武侯颇多相似之处,皆是废寝忘食,为公废私。诸葛瞻常年居住在成都,受母亲黄氏影响较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充满灵性。

    “瞻知大将军不宜操劳,然事出突然不得不冒昧请教,还望大将军见谅!”诸葛瞻风尘仆仆来到房内,迎着姜维略带讶异的目光拱手道。

    姜维微微点了点头,一抬手身旁的侍从连忙把姜维扶起,然后知机的退了出去。这个时候姜维示意诸葛瞻先行坐下,眯缝着眼睛道:“思远急急前来,可是晋人有了兴兵之意?”

    诸葛瞻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正是,晋帝司马攸调集各路人马汇聚邺都,大有南下之意。眼下中原形势不宜开战,目前晋人只是试探,相信战事不日即开!”

    “嗯……晋人此举看似试探,实则掩人耳目,须防其暗度陈仓。陛下把军事大权托付给思远,甚合老夫之意。此乃大将军之印绶,便交托思远了。”姜维手捻须髯,从怀中掏出大将军之印绶交给诸葛瞻。

    诸葛瞻跪在地上接过印绶,见姜维闭目不语,心知其意,便缓缓退出房去……

    在诸葛瞻去拜访姜维之时,从川中几乎同时抵达的黄崇已然召集了许昌的江统,刘汴,柳隐,文虎,姜聪,诸葛怀等百余文武在临时将府准备就绪,等待诸葛瞻安排一应事物。

    ……

    濮阳,黄河岸边。

    汉军濮阳守将梁正统兵三万余人镇守濮阳,自从听闻晋人聚集兵力,便开始加派兵力日夜巡视黄河岸边。汉朝水师有从大多数岸边登陆的能力,晋人久与汉人打交道,自然也会效仿汉人的做法。

    因此晋人南下的攻击地点或许不变,可登陆的地点并不一定要在平素的紧要之地。

    攻者的手段有所变化,守御一方自然也要投入更多的能力,如此方可以提前发现敌人的行踪,避免被其打一个措手不及。

    夜色阴翳,黑云遮月,一片片雾气笼罩岸边,这样的天气并不多见,可一旦出现便要提高警惕。

    巡视江边的汉兵五人一组,手提灯笼火把沿岸巡视不断。每十五人负责五里的岸防,每一个时辰便有另外三组人前来轮班。这样的天气瞭望的也不算远,但若大批的晋军战船来袭,还是可以辨别出光亮的。

    每隔二十里便有一处军屯,军屯内有二三百名军卒负责轮换岸边巡视的同袍,以及当地的守卫工作。营屯内部设有土台,那土台颇为高耸,一旦发生紧急状况便可以点燃烽火狼烟传递警讯。

    汉人占据濮阳也没多久,又经历了一番大战,在黄河岸边建立烽火台以便监视河面动静的工程还没来得及实施。况且眼下濮阳这前沿重镇也不能大兴土木,发动劳役去做这些事情。

    若是两国结盟之后,倒是可以如此,可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人力物力来操办此事。

    为了确保濮阳的安全梁正更是在濮阳城前方屯驻了两支三千人的人马,作为屏障。

    濮阳城的军民百姓都在熟睡之中,可城外却是忽然燃起了大火!!

    火势冲天而起,伴随喊杀之声,瞬间惊醒了濮阳城中的军卒百姓,更是让梁正猛然爬起,来不及披上衣甲便奔赴城头。

    起火的地点是城外的两处营寨,可在那两处营寨之前的军屯与巡岸军卒在事先竟然没有半分的警讯传回!

    城头的汉军惊慌失措的向远方瞭望,忽然感到脖子一紧,竟然被一股力量拽下了城头!!

    一声声的惨呼传来,无数黑影跃上城头挥刀砍杀!汉军一时没有防备,又遭逢了惊吓,战斗力不禁大打折扣。虽然奋力抵抗,可那早已在墙壁上攀附多时的晋军此刻蜂拥而上,大有攻占城墙的意思!

    巨大的响声震得人震耳欲聋,响彻夜空,那是冲车攻击四门的声音,更是敲响了汉军的丧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