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重用力把那块已变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饼子嚼碎送进肚子里。虽然不好吃,但只能凑合。吃完,把衣服往肩上一搭,往山下赶去。
要中考了,不能耽误复习时间。他匆匆赶到员外村。
员外村坐落在山脚,是一个小村庄,有六七十户人家,整个村子呈一狭条状,从村头到最远的萧重家,绵延达十里。由于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聚集在山脚,住在山上的只有几户,所以通常人们说的员外村不包括山上几家。
员外村是个穷村,村里只有三十几家是瓦房,其他的都是草房子。村里最好的建筑是村委会和小学校。说最好也仅仅是因为那房子的窗上镶有玻璃。村里许多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像萧重这样能上初中的还不到孩子数的三分之一。
员外村离红水镇中学有十多里,道路是一条能跑汽车的土路。每天早晨,村里都有到镇上运货的拖拉机。
萧重在村头的打谷场停下,他要在这里等拖拉机,因为这里是村子到镇上的必经之路。
萧重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等了十几分钟没有拖拉机来,不禁有点着急,返身向村内走。
刚走几步,迎面来了几个身穿黄色轿伕服抬着山轿的村民。
“啊!小重来了!”“是小重啊!给你爷爷上坟了?”“多日不见,小重长高了!”他们纷纷向萧重打招呼。
萧重也停下一一回应。
村民将一溜儿四台山轿停放在打谷场,然后都蹲在轿旁吸烟聊天。
这些山轿与通常见到的有些不同,显得很高档。轿竿缠着红绸,轿座铺着软垫,而且设计成可调节型,可根据需要调节前伏后仰的角度。抬出这样的山轿,说明有重要人物上山。
“伟哥!今天怎么没有拖拉机经过?”
萧重问前面的张宏伟,又指了指山轿,“谁要上山?你们怎么只有七个人?”
张宏伟是这群壮汉里最粗壮的一个。他摸着轿座上的软垫,慢腾腾地说:“你来晚喽!拖拉机都提前走了!听说上面来人,是大人物!村长怕碍着人家的车,把咱村的拖拉机早早赶走了!”
刚说完,他弟弟张宏愿接口道:“还是德宏有心眼,借老婆生病溜掉了,我们叫村长抓了差。奶奶的!”
旁边的德阳接口说:“德宏不是不想来,他老婆是真的有病。不过我们抬这一趟只给两块钱可太少了!这是五年前的价!”
“知足吧!有人想来还来不了呢!”年龄最大的轿伕说。
这时,村里急急忙忙走出几个人,走在前面的是村长江伯和他的小儿子“扁头”,后面跟着三个村委。
江伯五十岁左右,生得矮胖粗壮,面方目圆,须发粗短,身着短衫长裤。他儿子“扁头”年龄二十,却长得高高瘦瘦,脑袋扁长,上着短袖白褂,下穿休闲长裤。
江伯满面春风,一边走一边对着大砖头手机喊:“马上就到?我和村委在村头等侯!我们都准备好了,保证满意!”
刚挂上电话,发觉儿子碰了他的胳膊一下,并朝旁边努了努嘴。侧头一看,萧重在打谷场边正往大路上走。江伯立刻露出笑容,上前叫住萧重。
“小重啊!别忙走哇!一年没见你,比我高了不少!给你爷爷上坟了?”未等萧重回答又接着说:“给伯伯帮个忙,上面来人,村里人手不够,你帮着抬抬轿子,怎么样?”
萧重早知道扁头在盯着他,看到扁头嘴角浮起嘲弄的冷笑,知道扁头又要对他动坏心眼了,刚想走开,却被江伯抓住。听到江伯竟然要他抬轿,连忙推拒说:“江伯!我要去学校,想来搭个车。我要考试了,现在没有时间。”
江伯拍了拍萧重的肩膀,“考试吗,还有些日子,不急!不急!你现在蛮壮的,快十七岁了吧!身份证还没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