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房里,那俩太监说的一点儿不假。这银子就是要脑袋的。我呀,得把这事儿给挑开了,说破了:

    “万岁,您乃一朝人王地主,为何也说谎话呀?”

    乾隆本来心里正嘀咕着哪,在银子数儿上就亏着《bxx电脑访问16k》心哪。听刘墉这么一问,还真有点儿含糊。不过,他呢,假装镇静:

    “啊朕何时说过谎话?”

    “您现在就说着哪。万岁,什么叫四c三万两啊?您赏我的是四万两!”

    “啊这个你怎么知道?”

    刘墉说了:

    “和申都告诉我啦!”

    “啊?嘿!”

    皇上心说,嗬!这倒霉的和申啊。你到底是哪头儿的呀?!

    “他怎么说的呀?”

    刘墉一瞧,乾隆认“扣儿”啦,一琢磨,有了。我呀,再编点儿词儿,拱拱火儿,嗯,把你实话一挤兑出来,这四万银子就全归我啦!

    刘墉说:“啊,喝酒的时候,和申悄悄把我叫到一边儿,跟我说,‘哎,你知道圣上赏你多少银子吗?’我说,‘不是三万吗?’他说,‘不是。这银子里有毛病。明三暗四,旨意上写着三万两,实际上是四万两。其中栽赃一万。等你出城的时候,皇上派人截住。一查,多出一万银子。哪来的?说不上来。这叫贪赃过万。可就把你杀啦!’我一听,麻烦啦,就说,‘那这银子,我不要了。’和申说,‘什么?不要?皇上赏的,你敢说不要?抗旨不遵。照样儿你脑袋得搬家!’这怎么办呢?和申说了,‘你呀,也别为难。啊,谁让咱们同殿称臣哪。这么些年啦。虽然平时有点儿小硌扭,也算不了什么。可银子这事儿,人命关天哪!我能看着不管吗,对不对?我想了个主意。你呀,把银子收喽。就按三万收。其实是四万哪,多一万。多一万怎么办呢?把这一万先存到我家里。你先走。等这事儿过去以后呢,我再想法子给你送去。啊?’万岁,您想,人家和申救我不死,给我帮这么大忙,这一万银子,我还能往回要吗?不能,就得白送他。可是哪,我又不敢送。怎么呢?因为这一万银子,不是我的,这是万岁您的。所以呀,我到金殿,我特意来问问您,多出这一万银子,您是给他呀,还是给我?”

    嗬!乾隆这气大啦。好你个和申哪,噢,两头儿出主意,买好儿。你当间儿占便宜。我呀,让你妄费心机。这一万银子,哼哼,叫你捞不上!

    “刘墉,还问什么呀?那四万银子,都是给你的!”

    刘墉赶紧朝上磕头:

    “谢主隆恩!”

    “哎,哎?刚才你怎么不谢恩呢?”

    “啊,刚才银子,不是不够数儿嘛。”

    皇上一听,哎,好嘛。他跑这儿凑数儿来啦!

    乾隆这工夫,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了。怎么?金口玉言的皇上,也说瞎话。况且,还让人家知道了,这多寒碜哪。他呢,就想多说两句,往回找找面子:

    “刘墉啊,你不应当参我呀,哪有参皇上的呀?”

    刘墉说:“不是我想参您,我也不愿意参,可有人挤兑着我,让参您哪。”

    “嗯?谁呀?!”

    “是这么回事儿。今儿上朝的时候,我来晚了一会儿。和中堂就说了,‘你今天参文,明天参武,今儿来晚了,准是在家写折子了吧。又憋着参谁呀?’我说,‘身为御史言官,执法无私,谁犯法,就参谁!’”

    乾隆说:“对呀!这话说的不错,那怎么会参到我头上来了呢?”

    “是呀,和中堂说,‘现有一人,偷坟掘墓,就怕你不敢参。’我问,‘谁呀?’他说,‘就是当今万岁。哎,你要敢参,我拜你为师;要不敢参,你拜我为师。’人有脸树有皮呀,当着文武百官,他这么一‘将’我,您想,我能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