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跟和申呢,他们给刘中堂送银子去啦。”

    “什么银子?”

    “刚才刘中堂不是上殿把皇上给参了吗?”

    “啊,我听说了。”

    “刘中堂走后呢。和申上殿了,给万岁爷出了个主意,让圣上赏刘墉三万路费银,旨意上写三万,实际由户部提四万。”

    “哎,那好哇。”

    “好什么呀?!和申说了,这叫‘明三暗四,栽赃一万’!您想,刘墉收万岁赏的银子,还能当面儿约吗?不约!马马虎虎就收下了,等他回山东的时候,和申派人在城门口儿搜查。一查,多一万银子,哪儿来的?贪赃过万,哎,这就把刘中堂杀啦!”

    刘墉吓一激凌啊。心说,多亏来一趟,不然的话,还真叫悬哪!

    “哎,刘中堂外号儿‘刘罗锅儿’。罗锅儿一动,就一主意。那人多机灵啊。他呀,准不要!”

    “什么,不要?不要,那是抗旨不遵。当时就杀喽。哎,也得玩儿完!”

    “哎呀!这个噢,这么说,这银子是要脑袋的呀?!”

    “可不是嘛,想起这事儿来着急呀!要是能给刘中堂送个信儿去,让他知道这事儿就好办了。”

    刘墉一听,嗯,这我就全知道啦!

    稳住了神,一听里边儿住了话头儿。心说,行了,你们别聊了,我也甭等啦。“嗯哼!”咳嗽一声,撩帘子进朝房了。

    俩太监一看,呦!刘墉来了。抢上前请安:

    “给中堂请安。”

    “给中堂请安。”

    “得了,得了,别中堂啦。啊,快给我往上回一声吧。”

    “噢,啊我跟您老回这个银子银子要脑袋”

    刘墉呢,赶紧拿话拦他。怎么呢?这事儿得装不知道。一知道,麻烦啦。让太监一琢磨,合着这么大中堂,门外头听贼话儿。哎,他他不象话呀!

    就说了:

    “哎,哎,跟我回什么呀。上殿跟皇上回。啊,就说,我走亲戚来了。没事儿串个门儿,瞧瞧我大哥!”

    “啊?好嘛!上金銮殿串门儿来啦?这个怎么给您往上奏啊。奴才不敢说呀。”

    刘墉一看,把刚才那碴儿岔过去啦。说:

    “那,好吧,你说,草民刘墉求见。”

    太监来到金殿:

    “启奏万岁,刘墉求见,候旨。”

    乾隆纳闷儿啦。嗯?怎么送银子的没回来,收银子的倒来啦。嗯,这罗锅儿来了。哼!准没好事儿。干脆不见!又一想,不行!仨王爷跟和申上他那儿送银子,怎么到这晚儿还不回来呀?是不是银子数儿出事儿啦?嗯,这得问问,对,先让他上殿。

    “宣刘墉随旨上殿!”

    刘墉来到金殿,跪倒磕头,口称:

    “万岁在上,草民刘墉见驾。”

    这回,他称草民啦。怎么?官儿没了嘛。

    乾隆说:“刘墉,三位王爷跟和申哪?怎么还不回来呀?”

    “他们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都在我家喝酒哪!”

    “啊?!”

    皇上一听,这个气呀!什么节骨眼儿啊?干什么去啦?噢,我这儿等着你们回来交旨,你们倒好,那儿喝上啦!

    哎,他哪儿知道都让刘墉给锁起来啦!

    乾隆说:“他们喝酒,你不陪着,上这儿干嘛来啦?”

    “啊,我想问问,万岁您赏我多少银子?”

    “赏你多少?朕赏给你四”

    刚想说:“四万两”。一琢磨,不对。旨意上写的是三万两啊。话说半截儿,改嘴啦:

    “朕赏给你四三万两。”

    刘墉心说,什么叫四c三万两啊?!

    嗯,看来,刚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