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过都未用力,想来是看在他身为翰林学士的面子上,不欲太难为他,即便如此,李复已是大为狼狈,正自慌乱夺路,却听门口主事唱道:“圣上贺礼到!”
众人这才放开李复,让他上前迎接,却见前来的是官阶正六品下的内侍张韬光,此人甚少出宫,如有出使都是大事,身后跟随多人,可见圣上很给他面子。张韬光先笑着向李复祝贺,转达圣上的祝福,又宣念了礼单,李复听得,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圣上除去各色厚礼,还赐给他一支不小的乐队,皆由外教坊新挑选出年轻貌美的女孩子组成,看来圣上是念念不忘李复那一曲《将军令》所表现出的音乐才能。说起来能受此大礼的臣子实在不多,怪不得李隆基那日就说待他成婚之时,要送他一份大礼,也许还有着赐婚未成的补偿之意。
李复谢恩之后,却听一人娇笑道:“贵妃娘娘亦有贺礼!”
李复定睛一看,竟是那日在杨玉环身边c圣上要许配给他的谢阿蛮,一时很有些窘迫,谢阿蛮倒是毫不在乎,递给他一份礼单,李复打开,却见都是女子妆饰所用之物,其价也不菲的,忙再次谢恩。
谢阿蛮笑道:“恭喜学士啦,快快拜堂,让我看看新娘子好看不好看吧。”
此时婚礼主事亦宣布开始拜堂,李复忙辞谢谢阿蛮,来到正堂,圣上赐给的那一支乐队,竟在一旁寻了地方,当场奏起乐来,受过宫廷训练的水平不比寻常,此间气氛立时更为热烈喜庆。就连此时的夕阳,也识趣的染出满天霞光,映的众人脸上和府中一片红光。
李复与梅儿一起共拜天地,再遥拜皇上与众宾客,因李复无法列明祖宗先人,主事只好改拜列祖列宗和父母为拜谢皇上,然后再夫妻对拜。
拜堂过程中,梅儿亦一直以扇遮面,等拜堂完毕,众人大叫道:“新郎做‘却扇诗’啊,让大伙看看新娘子!”
李复对此倒是有所准备,朗朗诵道:“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梅花开。”他以梅儿之名,将其比作梅花。有人大笑喊好,却有人道:“今日是翰林学士成婚,一首诗怎么能行,新娘不要撤扇,学士再做一首方可!”众人连声附和。
李复无奈,又诵道:“城上风生蜡烛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园轻隔牡丹。”这次却是将梅儿比作牡丹了,众人这才大乐,都说果然是学士之才,张口便来。哪知这些诗句全是李复要杜甫等人帮做的,他说自己不懂习俗,怕闹笑话,而此时本就有代做“催妆诗”和“却扇诗”的风气,故而几人帮他做了多首,果然此时全都用上。
梅儿这才移开扇子,李复看她一脸娇羞,眉画弯弯,额间一点丹靥,一双流波明眸,红唇嫣然,细长白皙的脖颈上,带着一串明亮的珍珠项链,真是明丽动人,娇艳无比。
李复几乎看呆了,梅儿也瞟他一眼,看他傻傻的盯着她,不由更是羞涩,低下头去,一只精致的飞凤步摇在鬓间微微晃着。
众人早已叫起来,齐口称赞新娘的美丽,不知何时谢阿蛮到了二人身边,笑道:“这位妹妹好生漂亮,连我都动心了,学士真是好福气,怪不得连郡主县主都不要呢!”
梅儿吃惊的望着她,不知她是何人,说话如此胆大,李复忙解释道:“这位是”
不料谢阿蛮自己介绍道:“我叫谢阿蛮,叫我阿蛮姐姐就好啦。贵妃娘娘专门要我来看看新娘,究竟美貌到什么程度,能让学士不受赐婚,今日一见,新娘果然如仙子一般。”
梅儿立时便知道她的来路,也明白当日她差点许给自己的夫君,便笑道:“谢谢姐姐夸奖,其实姐姐才是真的美貌动人呢。”
此时主事宣布夫妻送入洞房,共饮“合卺”酒,便是后世的交杯酒,合卺结束,二人又对拜一次,然后按男右女左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