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理?就连胜之也不能免俗吧。”

    李复笑笑:“我还好说,要那些玻璃工匠专门做些精美器具便可,不像别的人,要四处搜刮,绞尽脑汁搞礼物。”

    张彖笑道:“若贵妃知道你那些礼物来的如此容易,也不知会做何想。”顿了顿又道:“胜之还是专心准备下婚事吧,此处有我。”

    李复面上洋溢着从内心深处透出的微笑,想了一想,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七夕很快来临,李复和府中的上上下下都在为婚事忙活,府里已被收拾的焕然一新,处处都显着喜事将到的气氛。

    按照朝廷体例,李复有九天的婚假,在他告假前,刘晏已从梁公堰归来,说查探一事顺利,自己整理出计划便可,要他放心回去办事。

    七夕之日,李复早早起来,府中早已热闹成一片,张彖也提前回来,元结等人更是早已准备好,就连这一段代管学院的杜甫全家也来帮忙。

    李复穿戴一新,在元结c李彭等人陪伴下,跨马亲往刘府迎亲,他们的身后,是三四百人的迎亲队伍,一路鼓乐齐鸣,规模气势庞大,引来无数百姓观看。

    到得刘府,看府中也是处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刘贶家的亲戚众多,来的人并不比李复这边的少,一时间车水马龙,竟挤满了附近数条街道。

    双方各有主事之人来往确认各项礼节举行时间,待刘贶府中祭祖辞庙结束,李复等人便入府中,先行拜见刘贶,然后高声诵念催妆诗:“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壮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一诗诵完,众人皆高呼“新妇子催出来!”呼声不绝,笑声不断。

    李复一边跟着笑,却看刘贶府中多人皆手持一尺余长的小棍,不知何用,便问身边的元结,元结看他一眼,忍不住大笑,李复被笑的莫名其妙,看看自己身上并无可笑之处,正自疑惑,元结勉强忍住道:“那是‘下婿’之礼,便是女方拿那棍子打今日的新女婿所用,胜之不设法躲避,还大感兴趣,哎呀,笑死我也。”

    李复大窘,看看那不少的木棍,却想不出躲避的法子。又听元结笑道:“听说‘下婿’之时,多有被打的委顿不靡的,胜之可要小心了。”

    李复又是一惊,正在紧张,人群忽然轰动,却是梅儿妆扮已成,已从内室被扶出来,只见她身着一身鲜艳红裙,头梳百合髻,头披至胸间的粉色幕缡,以纨扇遮面,沿着地上铺着的毡毯袅袅前行,李复心花怒放,上前引导至彩车边,梅儿躬身以蔽膝伏面,上了彩车,李复亦上马绕行彩车三圈,众人这才推动彩车,回转而行。

    接近学士府,路中多见障车,大多是李复属下各工坊自发组织而来,也有刘府亲属所推,车上放满了酒肉菜肴,以及各色礼物,迎亲和送亲众人一路走一路畅饮,笑语前行,走的却是极慢。

    待到学士府门口,已是午后多时,门外早已搭建好一座青布幔所做的青芦,亦铺着毡毯,内有桌椅,不少客人都在此等候宴饮,李复下马接梅儿一起进去,先行并拜,接受来客祝福,却见刘晏c张继c皇甫兄弟等人尽皆来贺,又闹了多时。

    待日已西斜,主事之人过来请入院正式拜堂,李复这才先请梅儿入门,大门口放着一只马鞍,梅儿跨过进入院中,象征婚后生活平平安安。一路上,皆有毡毯铺设,以便梅儿脚不沾地,待她缓缓前行,便有身着青衣的妇人将走过的毡毯转到前面,此为“转席”,意味着新娘走上一条色彩斑斓之路,日后传宗接代c前程似锦。

    待李复入院,可就没有这般礼遇了,刘府来的送亲妇人皆拥上前,欲用木棍击之,这是为了煞煞新郎的威风,不让今后欺负新娘。李复得了元结提醒,疾走而过,头上身上早已挨了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