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和心理学各自的发展c成熟,导致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产生了现代的身心科学。子文读过一本美国的书《病夫治国》,里面就有很多典型的身心疾病以及身体与心理的相互影响。书中列举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疾病缠身,如何的与病症抗争c象治理国家一样的去征服疾病。
子文认为,不论这些领袖是否知道身心科学,可他们几乎都是用意志或者说是用心理战胜疾病的高手。有两点领袖们会超出常人,一是意志力,能到这种位置往往会有超人的顽强毅力。另一是压力,权力和责任的重大会导致内心产生极大的焦虑。压力过大引发心理病症导致身体疾病,但其强大的心理意志又可以压抑疾病,大权在握的时候重病往往不会暴发,一旦退位c意志力减弱或者机能衰老就可能出现恶化。
这也体现了人的潜能或者说是心理能量的巨大。很多这样的例子了,一块重达上吨的巨石压住一个人,在生命攸关之时这个人竞可以把巨石推开,获救后再想去那怕摇动一下巨石都绝无可能。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地面上看到自己的孩子从三楼掉下来,竞然能以世界短跑冠军的速度跑过去c还能稳稳的把孩子接在怀里,过后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人的潜能无法估量。
心理暗示的能量可能也是比意想的要强大得多。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信会带来很多的好处,良好的感觉往往就能导致良好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人自身的良好期望和自我完善。
同样的,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往往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你处于可塑性较强的时候。这也是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之一。最典型的是一个俄国教育家说的,有些夸张却不无道理:给我一百个孩子,我可以让常人认为是平庸的人成为伟人,可以使白痴成为天才。这种观点更加强调人的后天培养。教育心理学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尽可能的挖掘以及提升人的潜能。比起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的重视教师对学生良好暗示和善于肯定的强大作用。当然了,只有精通儿童心理学以及成长心理学的高明教师,才能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挫折感。
人强大而坚定的自信心应该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从胎儿开始成长,外部的表扬或说肯定或者自身原因建立起自信,适度的挫折或肯定c包括外部肯定以及克服了挫折的自我肯定,强化了自信,提高了一个层次的自信再相遇适度加大的打击或肯定,自信再上较高的层次,如此螺旋循环,自信得以不断提高。简而言之,适度的打击与合适的自信互动。
如果一生中受到的打击力度小c这个人的自信心很难强大,打击次数少c自信心难以坚定。自信不够强大时,份量过重或者次数过多的打击很可能使人丧失信心c过重而又过多的双重打击很可能令人崩溃。自信过份强大,再也没有过重或者过多的打击可能会变得自大c没有过重又没有过多的打击也许就成为自狂了。最简单的说法,这就是一种中庸。
如此说来,挫折不见得是坏事,古人不是乱讲,祸c福之所依。自信不见得是好事,福c祸之所倚。也验证了这句古话,自古雄才多磨难。
其实祸福相生,本身就是中庸的观点。人们曾在某个时期大批中庸之道,斥之为不思进取c不分对错。子文觉得这种观点根本就不理解中庸的内涵,只是抓住了其中消极的c极少的部分加以全盘的否定。子文认为,东方优秀的文化思想如果能用两个字来表述,最合适的就是中庸了。
光从字面理解,中庸就已是精辟无比。不偏不倚c不即不离,是中庸追求的理想境界。那不理想的肯定就有小偏小倚c小偏大倚c大偏小倚c大偏大倚,同样的即离也是如此。这么多的状态,几乎是无所不包了,而对众多不理想的状态人就应该去改变它,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