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汪虹的大姑中国名字叫汪如珍5一年代的北大高才生。那是一个清澈的时代新生活刚刚开始人们意气风c斗志昂扬。虽然去哪儿不知道但都确信我们走在大路上。就像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唱的那样:谁要是能够为胜利而奋斗就让他同我们一起来歌唱;谁要寻找就能得到。

    



    我们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快6一岁了。但她神采奕奕充满活力。尤其是走起路来真正是健步如飞我们都跟不上。从她现在的模样不难想象当年是如何的艳绝惊人。她性格爽朗快人快语由于在欧洲呆久了让中国人感到有点傻。她十分关爱同胞到处扶危济困在布拉格华人社会大名鼎鼎颇有一柱擎天的气势。她不止一次地对我回忆起5一年代虽然物是人非但眷恋依然。那时她和几乎所有的青年人一样穿布拉吉和列宁装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c“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积极要求进步因此她也是共青团员。但是由于校里校外来找她的男同学特别多而且她似乎跟谁都情意绵绵也经常要在团员大会上深刻检讨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就在这时她的白马王子出现了。

    



    白马王子名叫瓦哈洛为了便于中国人称呼他起了个谐音的中国名字“吴和”。他是中苏蜜月时期从社会主义捷克斯洛伐克派来的留学生之一专修古代汉语。据说吴和的家族在捷克历史上就以研究语言而著称薪火相传到这一代。

    



    吴和将近两米的个头儿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得一塌糊涂。用当今的时尚语来形容那真是既“帅呆了”又“酷毙了”。

    



    我没有问汪如珍她是如何与吴和相识的。也许是在周末的舞会上也许是在黄昏的未名湖畔——这都不重要。以汪如珍的艳绝惊人和吴和的英俊高大两人都在各自的第一时间现了对方迅堕入爱河很快便开始谈婚论嫁。

    



    彼时不同于此时中国姑娘嫁老外的少极了真如凤毛麟角一般稀罕。哪儿像如今各色老外不论穷富黑白老少只要有意来中国转一圈儿就能挎个美人儿归。而且就像一位音乐家说的那样5一年代的流行歌曲都要比如今的流行歌曲高不止一个档次。同样彼时的嫁老外也比此时的嫁老外高不止一个档次。彼时嫁老外只有一条:爱情。此时的嫁老外有许多许多条——洋房c汽车c财产c国籍

    



    只少一条:爱情。

    



    而且汪如珍并没有觉得是嫁老外——夫君姓吴名和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唐诗宋词张口就来。除了眼睛和头的颜色以外简直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呢。

    



    她也不觉得远渡重洋是去异国他乡——不只是转移了阵地而已。斗争的目标c革命的任务都没有变。每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都在吼着光未然先生那气壮山河的歌——红日出山临大海照亮了人类解放的新时代。看旧世界正在土崩瓦解穷苦人出头之日已经到来已经到来!帝国主义反动派妖魔鬼怪怎禁得革命怒潮排山倒海?别看它纸老虎张牙舞爪戳穿它敲碎它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联合起来!

    



    汪如珍先和吴和联合起来。

    



    她随同夫君乘国际列车来到了风光旖旎的布拉格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国籍随夫姓更名为瓦哈洛娃在捷克著名的查理大学教授中文。领一份既不菲薄也不丰厚的薪水过着平凡宁静的日子。

    



    很快到来的中苏交恶虽然致使社会主义阵营生了严重分裂却丝毫没有影响这对异国夫妻的安定生活──爱情远比政治坚强。他们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瓦哈洛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