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0/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向机器喂一根根的甘蔗呢?这项专利直到过了保护期也未找到一家大企业愿意投资实施。

    然而中国的一位年青农艺师左国成注意到了这项发明,详细地进行了研究,还找到了发明家制造的样品的资料。分析了这项发明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并与自己的伙伴制订了一个在我国应用的方案。他认为我国的蔗田规模不如拉美那些国家的大,人力资源丰富,只要仿制出机器的样品(那时他们还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由人工往机器填甘蔗,再分别利用各部分,能够带动那些相关的行业。可惜狂暴的文化大革命中止了他的研究。但是他仍百折不挠地在不断完善带动蔗农致富的这个梦想。直到本世纪初,在他退休之际才得到了一个机会。

    在我国云南边陲,老挝c缅甸和泰北“金三角”是鸦片的重要产地,我国政府和国际禁毒机构为了杜绝毒品,资助当地农民种植甘蔗,由我国的糖厂收购生产的甘蔗。一开始效果很好,农民种植甘蔗并不比种鸦片收入少,因为鸦片的绝大部分利润是由黑帮得到的。可是后来就难以提高蔗农的收入了,关键是糖厂的收益难以提高。左国成的方案受到了重视,当地的劳动力是不成问题的,这种甘蔗的分离机几经改进结构已经相当简单,而且已经不存在专利保护的问题了。造纸厂以改进后的蔗心渣造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蔗叶经发酵糖化以10%的比例加入菜牛的饲料也获得了好的效果;蔗皮经处理后可以制作纸板箱,或作为人造纤维的原料也初步获得了成功。销路最好的是蔗皮上分离出来的果蜡,涂蜡的包装纸和纸杯代替塑料是受欢迎的环保产品。一旦找到了应用,这项技术就不断地得到完善。

    到木牛工程局接手这项技术,并得到指令将其进一步完善后,由我国的投资企业到古巴去应用。马兴中少将极为重视,于去年中组织了一个项目组,并聘请了不少古巴的农艺师参与,将这项技术发挥到了极致。首先选育了两个生长期不同的优良蔗种,它们分别在古巴的暴风雨季的前后成熟,既避开了导致甘蔗糖份减少的暴雨,又延长了榨季。又研制了高效低成本的气调式冷藏库,找到了储存甘蔗的最佳条件,以进一步地延长榨季,由于冷轧瓷钢板和半导体空调机的帮助,这一条件也得到了满足。最惊人的是燃料电池研制组的发明,以纯净的糖液作为燃料来发电。

    实际上糖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你不能点燃一小堆糖,但是只要在糖堆中加入香烟灰作催化剂,糖堆就能稳定地燃烧了。研制组找到了一种稳定的催化剂,可以让饱和的糖液中的糖分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在电极上产生稳定的电流。发电的效率相当高,装置也不复杂。当然这还不能在国际上同重油或煤的发电竞争,但是在糖厂内部作为电源则完全可以。2001年5月时古巴出口的每吨糖换汇200美元,到2002年9月仅能换汇155美元。而进口1吨原油就要0多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以糖液发电就是合算的了。

    当然以瓷钢制造的小型甘蔗收割机也为项目组看中。古巴政府保证保护我国的这一系列专利技术。我国企业收购了12家古巴业已关闭的糖厂,投资建设新的甘蔗处理生产线。后世的经济学家对中国能以一项实用的技术拯救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给予高度评价。

    加上我国投资的无线电话网c家电和电脑生产线c电动车装配厂等项目,古巴的经济彻底摆脱了困境。由于原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太低,改善就显得非常明显,古巴的领导层和人民都对我国的援助非常感激。当然援助也是双向的,我国得到了前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基地,得到了海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双方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深入,古巴的大部分部队将换装我军的制式装备。双方在古巴合资开设了一系列的兵工厂,生产和维修各型武器装备。古巴朝野非常赞赏我国的援助方式,那是从根子上提升古巴经济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