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剂上开发了独创的技术,所以运载火箭选择了“液氧-液氢”推进剂。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并非单纯为了发射反卫星拦截器,它是我国进一步降低空间飞行器发射成本的计划的一部分。它还是“三位一体”战略核武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美军早在1974年就首次以c-5“银河”运输机在空中发射了“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其后空中发射洲际导弹就构成了“三位一体”核武器系统的重要一环。我国引进安-124并将其改进为电动螺旋桨推进,大大地延长了它在空中的巡航时间,它的庞大机舱至少可以容纳3-4枚东风-41型洲际导弹,一旦成功地实施空中发射,在空中巡游的这个导弹发射台当然有很大的威慑力。

    “夸夫-1”的第一级有机翼,由特殊设计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进,当运载火箭整体被推出安-124的后舱门时,它只有很小的速度,不足以启动冲压式发动机。因此一开始在燃料喷入燃烧室时,有液氧汽化后同时注入,当火箭被加速到2马赫后,迎面气流在进气口形成的动压就足以把自身压入燃烧室,因此可以停止液氧的喷入。第一级可以把火箭送上4万米高空,并赋予其2千米秒的速度。第二级是氢氧液体燃料火箭,它可以把3吨的载荷送到00公里的轨道,因此一次就可以把2个“夸夫-1”拦截器送上高空轨道。拦截器经过二次变轨就可以进入拦截轨道了。

    拦截器采用了难度较高的交叉轨道拦截技术,采用的末端寻的器是微型相控阵雷达,跟踪目标的是阵列小发动机技术。

    这次发射获得完全的成功。大幅度地降低了发射成本。

    消息传出后,美军高层明白,他们的卫星除了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卫星和20000公里的半同步轨道卫星外,都已落入了我军反卫星武器的打击范围。而且我国已经掌握了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技术,又掌握了超高速目标的拦截技术,那些同步轨道卫星也将落入我军的打击范围之中。

    华盛顿白宫1月11日10:00

    我国在空间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惊动了美国高层,由于台海危机马上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更是个敏感的问题。布赫曼总统主持的国家安全会议上,这成了讨论的重点。

    中情局长马克勒尔博士最近似乎总是在报告坏消息:“中国除了大事声张地连续进行反卫星导弹和拦截器的试验,还成功地以地面的大功率激光器摧毁了目标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探测设备,也可以破坏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将这些大功率激光器部署在高山和高原地区,以超大型电动直升机很容易机动这些以金龙电池供电的激光炮,这可以大幅度减弱底层稠密大气层对激光的散射。中国的的此类高山c高原太多了,世界第一高峰就在中国。”

    迄今为止,侦察卫星都是使用红外探测装置来探测地球边缘的温差来控制姿态的,那个红外装置是它的弱点。强烈的激光束可以让红外装置失效,侦察卫星一旦不能控制姿态那就完蛋了。

    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布赖斯傲然地说道:“当年我们就研制了对付前苏联激光器的技术,在临近那些激光器时,暂时关闭红外探测仪,把太阳能电池板偏转一下就可以了。难道他们的陆基激光炮能摧毁卫星?”

    “那倒不是。但是我们的侦察卫星无法识别他们在各处山顶上设置的大批假目标,如果都要躲闪的话,卫星越过中国大陆时就没法工作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中国人制造的假目标在菲律宾的剿共作战中让不可一世的美军吃的苦头太大了。

    布赖斯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好在只要我们不去攻击中国的卫星,他们也不会来攻击我们的卫星。我们仍然可以靠我们的领先地位掌握信息获取方面的先手地位。”

    马克勒尔可没有他乐观:“这次中国发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