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方战机的分布c动态,而又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动态。最厉害的还不是预警机,而是高高在上的卫星雷达。导航卫星还可以为机群和导弹导航,至于航天飞机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中国也有高质量的卫星和载人飞船啊。可是美军有强大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必要时可以将其摧毁。而且美国的d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只是近年来美军的战略家似乎不那么自信了。看来王刚早在几年前就与美国人交上手了。

    第一节高科技暗中较劲

    美国在太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似乎是不可动摇的。当年前苏联曾以“第一枚卫星”c“第一个宇航员”在宇航领域傲视环球,可是在美国人的劲追下就难以保持了。美国的航天飞机c登月技术c探测器登上火星,这些都是中国航天技术难以望其项背的。王刚在1997年挑战美国把持的电脑c信息技术的同时瞄准了航天技术这个极具战略c战术意义的领域。他深知难度不在于技术上和资金上,而是要找出突破的方向,目前我国绝对不能与美国作全面的抗衡。

    幸运的是王刚通过秦邦定助理找到了一位航天事业的干将-王兴国少将。他在十几年前还是军内少数的几个博士,他既有扎实的学科功底,又顺利地转换到组织管理的岗位。7年前他受命组织一批各学科c各专业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强攻“垂直发射系统”。这涉及到各型导弹发射装置的标准化c导弹控制接口标准化c从预警雷达-火控雷达-指令控制系统的数据链,等技术的集成。以导弹c冷发射技术c预警雷达c火控雷达c主控计算机等单项技术来看,我国与美c俄的差距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但是我们缺乏集成的人才。王兴国以坚定的毅力和才干,团结自己的团队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正是有了他们一开始就奠定的扎实基础,所以后来的“冷眼”被动雷达c弹载微型曲面相控阵雷达c金龙电池c镁钠合金c射流tvc等新技术c新材料就很容易整合到垂直发射系统中去,让“天罗盾”系统足以抗衡“宙斯盾”。

    2年半前,已是总装备部科技部副部长的王兴国少将又受命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一个与美军太空技术抗衡的规划。不少专家认为这是近乎不可能的事,还可能陷入前苏联曾经掉入过的陷阱,搞出一个超级无底洞耗尽我国的宝贵资源。但王兴国不信邪。他率领一帮实干家,仅化半年时间就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规划,在中央军委的专题汇报会上作了报告。

    他们首先提出了一个战略思想:军用宇航事业不同于民用,掌握打击敌卫星的反卫星手段,建立太空威慑力量比发展卫星技术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卫星和巨额投资。

    当时的形势是,美军已经掌握空射反卫星导弹c强激光反卫星系统和深空反卫星武器,一旦中美间发生冲突可以全面猎杀我国的卫星,包括在几万公里深空的通讯卫星。我国的投资越大,损失就越厉害,卫星要采取防卫措施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我军在反卫星武器上也开发了不少技术,还从俄国引进了一些技术,但投入的力度不大,未能形成有效的威慑。

    他们又要求优先发展空间变轨技术,将此提到战略高度。

    卫星原本是无动力的飞行器,它们升空后即沿着固定的轨道在空间运行。中低轨道的卫星始终受到极其稀薄的大气的阻力,被减速到一定的程度即坠入大气层烧毁。自从微动力推进器实用化后情况有了变化。大多数巨大的照相侦察卫星都是低轨道的,微动力推进器不但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美国的卫星上有十几个小的回收舱可以分批把胶卷送回地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它们的效率。

    原来卫星对一个固定目标的连续侦察受到很大的限制,它们必须飞越目标的顶部才能得到最清晰的图像,如果斜距过大,细节就较模糊。低轨道卫星要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