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飞机为什么要用安-225呢,我国不是已经生产出载重量更大的运-21了吗?”
“这架安-225的最大载重为275吨,曾在1989年5月13日背带近百吨重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飞行过。你再看它的双垂尾是安装在水平尾翼两端,即使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略有提前点火对它的影响也不大。我国的运-21的载重虽然有300吨,但它刚刚试飞,而且是螺旋桨推进的速度较低。要到今后生产出速度较高的涡扇发动机推进的型号,并作相应的改装才能承担运载航天飞机的任务。那时候燃料箱可装更多的燃料,航天飞机也可以搭载更重的载荷。”
“林教授,我们现在的航天飞机比美国28年前发射的航天飞机还小,最多只能搭乘6名宇航员好象落后得太多了。”
“航天飞机的载重量和有效容积当然是衡量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不过不是唯一的指标。我们的‘倚天’号不是仿制‘暴风雪’号,而是引进了一些技术。这次在轨道上的全重是45吨,搭乘4名宇航员,今后用更大的运载飞机,可以达到50吨,乘员舱最多可以搭载6人。飞机和燃料箱都采用镁钠合金制造,空重相对要轻一些。电子设备当然更是先进得多。再说航天飞机执行某些任务时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正好在十年前,2000年2月11日到22日美国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在轨道上执行任务,是使用长达60米的天线以侧视雷达测绘三维精密地形图,要消耗900千瓦·小时的电能,据说是到那时为止耗电量最大的一次飞行。‘天梭’号这次也是完成类似的任务,电池和整个供电系统可以轻多少啊。你再看我们的燃料箱要比‘奋进’号的小多了吧。”
“是啊,尽管航天飞机小了一些,这怎么能把它送到轨道上去呢”
“这就是空中发射的先进之处了。航天业界都在追求单级入轨航天器,要求整个航天器都能重复使用。以往发射‘神舟’号飞船,三级火箭发射完都扔了。‘奋进’号扔下的2个固体助推火箭还可以重复使用10次,只有那个庞大的主燃料箱是废弃的。我们的‘天梭’号和主燃料箱,将由安-225运送到1万多米的高空,并赋予它们300米秒的速度,奥秘在于航空发动机可以使用空气中的氧。接下来依靠燃料箱里的燃料就可以把‘天梭’号送入初始轨道,扔掉燃料箱后,再使用小推进器变轨到任务轨道。我们的‘天梭’号和安-225当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只有主燃料箱被扔了。还有就是不必修建昂贵的发射架了,这也体现了先进性。”
这时王刚陪同波诺马廖夫总统登上了跑道边上的观礼台,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统还与邀请来参加观礼的c参与项目的俄国专家亲切握手。台上不但有国家领导人,还有人大代表c政协委员,海外华侨代表等。
现在到了最紧张的时刻,4名宇航员在与家人告别后笑容满面地乘坐斜向升降机进入了乘员舱,电视画面上看到他们被锁定在座椅上。
出发的时刻到了,没有壮丽的喷焰c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款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背上驮着全重为280吨的外储燃料箱和“倚天”号航天飞机,总重达600吨,在6台涡扇发动机的推进下开始滑行。这自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那个极为脆弱的外储燃料箱在垂直时可以承受自己的重量,可是在水平位置运输时美国人专门生产了一款运输车,速度只能为12米分钟。现在我国的燃料箱能在水平状态搭载在飞机上高速滑行是极为不易的。这个巨大复合体在万众瞩目中顺利地离开跑道升空了,观礼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久它就飞出了人们的视线。
王刚陪同波诺马廖夫等客人进入主控室的贵宾席,而大批参观人员进入了几个大厅,大厅的大屏幕上既有显示飞行航迹的图像,还有运输机的清晰图像。2架歼-8z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