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8/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升空参加测试。史副司令员和几位专家留在艇上,参加测试。405艇顺利地启动了反应堆-发电机系统,先在海面上进行提速试验,远处的107舰和空中的反潜直升机看到水的流线顺畅多了,很快速度超过了27节,输出功率仍未到顶呢。艇内的人员明显感到噪音和震动大为降低,因为最大的噪音源之一-减速机被拆除了;反应堆又减少了一个换热回路,还和发电机一起被封装起来装在一个减震浮筏上。然后405艇减速后,很快地潜入海下,进行水下测试。

    主电机不断提高输出功率,在250米水下的405艇(并未达到300米的最大潜深)不断提高速度,很快就超过了原来的25节最高速度,以前在这个速度时驱逐舰测出的噪音达到155分贝的声级,而现在仪器上显示的仅是115分贝都不到,专家们都不敢相信了,经107舰与反潜直升机测试人员核对后,确认了测试值。这时405艇的速度还在稳步上升,不久在33节的速度上稳住了。此时107舰虽然还能跟踪,但由于自身的噪音已经难以精确地测试405艇的噪音值。反潜直升机的声纳兵报告了噪音是115分贝。首长们和专家们十分高兴,一下子就超过了美国人的洛杉矶攻击核潜艇的120分贝,达到了俄国最新型的阿库拉级核潜艇的水平。为了确定准确的噪音值,再次让405艇高速通过预先布置好水下声纳阵列,核定了这个数据。中国核潜艇工程技术人员奋斗了将近20年,终于甩掉了“高噪音”的帽子。

    接下来的试验结果更是惊人。在作好了一切准备后,405艇在25节的中速下(其实已经是以前的最高速了),关闭了反应堆。在107舰和反潜直升机的声纳屏幕上,一下子几乎辨认不出405艇的轨迹了,好在是一直在跟踪着的。实测值是100分贝以下。当405艇按指令实施了一个机动,并关闭主电机,仅以经济航速电机推进,速度降到11节时,声纳屏幕上几乎找不到它的踪迹。测定的噪音直逼95分贝,已达到与美国最新型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相近的95分贝的水平。专家们指出,这已经接近海洋的背景噪音了,当海面风浪略大些,驱逐舰c猎潜艇和反潜直升机的海面或浅层拖曳式声纳是无法探测到它的。只有深潜海底的潜艇才有可能探测到它。107舰的主动声纳对405艇同样非常难探测,“人造鲨鱼皮”能强烈地吸收声波,这一点超过了消音瓦,在405艇身上再次得到证实。

    在庆功会上,聂司令员深情地向在场的专家们敬了军礼,感谢他们使我们的核潜艇真正成为深海潜龙。好几位专家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一位专家说道:“美国人的藐视,让我整整憋了20年的气啊。今天总算吐出来了。”中国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赶上了傲慢的美国人,拥有了与他们一决高下的实力。

    然而,有了性能优越的核潜艇,还得有攻击的利器,鱼雷是潜艇最重要的攻击手段。当年我军为了给091潜艇配备深水鱼雷,同样历经漫长的岁月。“鱼一3”型反潜鱼雷从1964年冬开始论证,80年代初还在云南和辽南的基地中反复实验!只是在邓小平的批示和多次过问下,“鱼一3”型鱼雷才在1984年宣告研制成功,整整化了20年。又过了14年,到了1998年5月,091才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鱼一3”型鱼雷的水下深海发射实验。它在深海水下安全发射后,导引系统能捕获目标并自动跟踪,一次过靶失掉目标后仍可再次搜索,攻击。

    “鱼一3”弹径533毫米,长78米,以银锌电池为动力,导引为被动声导模式,最高航速40节,最大航程15公里,弹头205公斤,最大作战水深约240米。1991年703所又研制成功鱼一3甲的改良型,在军中有“中华鲟二号”之称的新型反潜鱼雷。该鱼雷最大的特点是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