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要牢记,即便是确认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也不要轻举妄动。”
“局长,不要‘轻举妄动’?”张旭不明白了。
“你想想,日本人来中国半年多了吧,他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日本人现在顶多占一些城市。而我们呢,不可能一直在城里吧,还要出城吧?老太爷此次前来,就因为乡下共匪闹的。我看那些子共匪是已经利用撤离,日本人无力占领的空挡开始活动了。况且蒋委员长的抗日决心很大呢。再说,他奶奶的,别看我是局长,就他妈一个普通日本兵,老子也要必恭必敬。我们必须给自己留一手。”
“局座,我明白,您的意思肖彦梁是委员长那边的人?”
“说不准呐,这样,待会他出来,你和他结拜吧。”黄长羽端起茶,喝了一口。
这时,肖彦梁换了衣服出来。
“肖队长好精神。”黄长羽笑着夸了一句。
“谢过局座,拜见张队长。”肖彦梁一拱手,向两人行礼。]
“哈哈,肖队长,你我二人这么叫,也显得太生疏了,”张旭反映挺快,打了一下肖彦梁的胳膊,“不说我们以前是同行,现在是同事,更何况你是我们老太爷的救命恩人,我看肖队长不嫌弃的话,我们就此结拜吧。”
“这”肖彦梁吃惊地看着张旭,转头看了看黄长羽。
黄长羽非常满意张旭的反映,见状笑着对肖彦梁说:“既然如此,肖队长,我看你也别推辞了。走,到里屋关帝爷面前去吧。”
拖着惊呆的肖彦梁,三人来到关羽面前,此时,肖彦梁也知道只有结拜了。
论岁数,肖彦梁28,张旭31,俩人当下在关羽面前行完结拜之礼。
“大哥。”肖彦梁饱含热情地对着张旭一拜。
“兄弟块块请起。”张旭慌忙扶起肖彦梁。
“好好。”黄长羽拍着俩人的肩,对张旭吩咐道:“张队长你带肖队长去城里熟悉熟悉,晚上就先住在你那里,等找到房子再搬过去。”
现在肖彦梁穿着一件黑稠褂子,斜跨一支驳壳枪,跟在张旭旁边,往警察局大院走去。
走在街上,张旭随口向肖彦梁介绍情况。
“本来日本人来的时候,城里的人就基本上逃光了,(逃光了?只怕是杀光了。肖彦梁心想。)后来,宪兵队成立后,大介洋三开始全力保护和挽留难民,鼓励商铺开业,现在这样子才有原先那么一点样子。”
张旭边走边说,忽然回头一笑,“兄弟,知道最早开业的买卖什么吗?”
最早开业的买卖?肖彦梁想了想也笑着答到,“不是窑子,就是澡堂。”
“哈哈,高,高,不愧是干这行的。”张旭笑着说道,“最早开张的买卖,是澡堂子。现在城里有五家大的澡堂,其中四个是日本人专用的。”
“专用的?”肖彦梁听了这句话,不由地皱皱眉头——
10几天过去了,现在已经是1938年3月了。
肖彦梁已经彻底恢复了原来当警察的习气,和其他的便衣队成员抽烟c喝酒,已经打成了一片。期间,他也和便衣队出去过,并趁机把以前的手枪取了回来。
在张旭的汇报下,黄长羽对肖彦梁的怀疑越来越轻了。
这天下午,肖彦梁在街边吃着凉粉,街上人虽然比他刚来的时候要多一些了,但人与人之间还是少了战争前的那种对生活的激情。
一阵骚动打断了肖彦梁的暇思,抬头望去,一个穿淡蓝色衣服的姑娘匆匆跑过,后面四个鬼子唧唧歪歪一边叫着,一边追着。
熟悉的颜色,似曾相识的场景,肖彦梁站起来,掏出几个铜板放在桌上,转身跟着鬼子跑去。身后,老板收起钱,摇摇头,长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