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决定性因子,其实就在中国内部,那就是中国人不屈的精神。它需要一个政党作为初晶体来把这种精神凝聚成力量,在这股力量由小到大逐渐凝聚的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决策引导,使这股力量坚固。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初晶体,中国就会出现元c清那样的局面。然而,中国有了这个初晶体!
可惜,我们没有看到国民党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他的眼睛向外,看不到致使中国胜利的决定性因子。因而,他的一系列政治c经济c军事的错误决策,反而对这股力量的凝聚起了耗散作用。
因而,这股力量凝聚到的周围。这是中国自己的内在力量,是中国走向新生的力量,它的生命力,它的坚韧性,决不是外来力量所能打碎。
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人自己!
或许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说:决定最终胜利的不是游击战,而是硬碰硬的大决战。
那么,我要问:通过游击战,促使敌我双方力量彼消我长,能不能做到从游击战过渡到运动战?通过运动战,加速日军有生力量的消耗,而我方有生力量却能得到不断的补充,能不能最终达到大决战的条件?
第三十二集《悲情c豪情》
前段主讲日军在南太平洋的作战。
第三次长沙战役(1941年12月14日)
日军第十一军,第9旅团c第3师团c第6师团c第40师团c第1飞行团,另有1个支队,总共6万余人。比前两次的规模小得多,主要是为缓解华南日军的压力,进行牵制作战。
围歼部队:58军c20军c99军c37军c78军c26军c10军c73军c4军c79军
“长沙大捷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所向披糜,甚至欧战开始以来,反侵略c反轴心同盟国家第一次扎扎实实的胜利。当时全球各大媒体争先报道此一捷讯,其中以伦敦每日电讯报的标题最为传神: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1942,民国31年元月3日,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蒋委员长出任战区统帅。从此一刻开始,我国对日抗战也进入了决定性的第三阶段了。”
我记得在前面某一集中,蒋先生在抗战初期一次军事会议上的讲话是将中国的抗战分为二个阶段。不知何故,这里却采用了先生在抗战初期把中国抗战分为三个阶段(防御c相持c反攻)的说法。
蒋先生与史迪威的矛盾。蒋维国指责史迪威用飞机暗算蒋介石,给蒋介石准备了一顶拉不开的降落伞。这可是大陆网友几乎没有听过的事。幸亏有一个神秘的电话救了蒋介石,但是,是谁打来的电话,至今仍是个谜。换句话说,这件事的真伪是无法证实的。
将一个无法证实的事做为证据呈堂,而信誓旦旦,不知可否构成诬陷罪?请学法律的网友指点。
《一寸河山一寸血》在这里是否违反了要“真诚面对历史,把事实还给事实”的初衷呢?
用一个谣言来证实委员长与史迪威的紧张关系,《一寸河山一寸血》显然对这段历史没有持以严肃的态度。
若有人认为这个谣言发端于蒋先生,这又如何澄清呢?
第三十三集《一狼c二虎c[四强]》
四强是指:美c英c苏c中
一狼——苏联
二虎——美c英
“在那一段与狼共舞伴虎入眠的岁月中,中国人所遭受的辛酸c委屈c挫折c但又不能说的苦楚,在当时,甚至过后,都是鲜为人知的。蒋中正在这一段时期中的日记里写到:今而复知所谓同盟与互助皆为虚妄之言,美国亦不能外此例乎?幸而今日我国尚有一片土地c与相当兵力以图自存,而未为帝国主义者牺牲耳。”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