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知不可而为之”。所谓英雄,他们生命的意义不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高贵的信念。

    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和英雄阿克硫丝的绕城大战。当赫克托尔的风流弟弟帕里斯带来了倾国倾城的女人海伦,他就知道特洛伊会面临一场浩劫,甚至会因为这个女人而在战火中毁灭。然后,他没有去逃命,而是率领特洛伊军队同希腊军队战斗着,为了国土城池,为了荣誉,为了信念。双方几十次恶战,最后,一番城下对决,赫克托尔死在阿克硫丝剑下。那一幕,让人的悲怆到了极点。古希腊的英雄被命运打击,袁崇焕是被时势打击,时势和命运本质上是一回事。

    袁崇焕中进士后,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天启二年,他到北京来报告职务。他平日是很喜欢高谈阔论的,大概在北京和友人谈话时,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见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荐他有军事才能,于是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明军在广宁覆没,满朝惊惶失措。清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自万历四十六年到那时,四年多的时间内,覆没了明军数十万,攻占抚顺c开原c铁岭c沈阳c辽阳,直逼山海关。明军打一仗,败一仗,山海关是不是守得住,谁都不敢说。山海关一失,清兵就长驱而到北京了。于是北京宣布戒严,进入紧急状态。就在这京师中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兵部中忽然不见了袁主事,大家十分惊讶,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里。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这件事充分表现了他行事任性,很有胆识,敢作敢为而脚踏实地,但狂气也是十足。若在平时,他上司多半要斥责他擅离职守,罢他的官,但这时朝廷正在忧急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升他为兵备佥事,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

    单骑阅塞,毛遂自荐,袁崇焕第一次出山是何等的豪迈。然而,经历了边关的战火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况且袁崇焕本来就是书生,史书兵书读得很多,读书思鉴,他很清醒的看到了他未来会面临的命运。天启末年,他取得宁锦大战的胜利却因为魏忠贤的迫害辞官回家。崇祯皇帝一上台,就立即着手召唤袁崇焕回来主持辽东军事。并且封了袁崇焕为蓟辽督师,督师是什么,是宰相首辅统率部队时,才叫做督师。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统军,只能叫做总督。再次一级的文官统军,是巡抚。武官的最高职位只能是总兵。袁崇焕面对皇帝如此高的信任,内心却十分的清醒,他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说道:“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他在二次出山之时,就想到了行军打仗,貌似可疑的事情很多,敌人肯定会利用这些来离间,也预料到了督师高位下的是刀山火海的危机。然而,袁崇焕毕竟是袁崇焕,他的悲壮气概,或者说是蛮子性格,使他“纵是刀山火海,吾往矣”。

    明朝末年的中国,已经浸淫在儒家中庸之道数千年,文官们早已是明哲保身为先,识时务者为俊杰。按易中天的话,这是一个羊的时代。只有先秦才是虎豹的时代,才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袁崇焕不是卑微苟且的羊,金庸先生说袁崇焕是一柄锋锐绝伦c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袁崇焕就是一腔热血化碧成剑,纵然寸寸折断,也会跃出剑匣,呼啸长空,屠龙杀虎。

    但凡悲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