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子上位的那一天现在太子没了陛下还会留下他吗。
好在是太孙殿下的出现让局势得到缓解。
但冯胜也非常的清楚即便是太孙殿下那边也不是说随便就好说话之人。
开国功臣最为尴尬。
其实冯胜最初的时候也并不是很出色像是徐达常遇春一生未有败绩而冯胜经历过几次失败丢盔弃甲的逃走。
但他学习的能力很强到后面就越发的突出逐渐的胜利的功劳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就是在最初有所功劳的时候得意忘形了有被训斥过。
不过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还是给了最高规格的封赏。
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予世券。
诰词谓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
朱元璋说冯胜兄弟俩就像自己的亲骨肉一样。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拉拢功臣的最佳方式除了封赏以外就是联姻。
朱元璋把冯胜的长女许配给常遇春之子常茂把次女许配给周朱橚把冯胜的侄女冯国用之女许配给了沐英。
要知道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而常茂是太子朱标的大舅子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
这三桩联姻意味着冯胜和朱元璋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坚不可摧。
不过事实证明联姻这东西朱元璋是真不看在眼里别说他冯胜了哪怕周王朱橚不也照样要遭到贬罚么。
大将军印抚摸了良久冯胜这才小心翼翼的放回锦盒里收了起来。
而后打开房门外门寒风呼啸。
听到开门声旁边立即有仆从过来。
这种天气自然不可能说在门口值守一般也就是在屋里头取暖等候听到动静马上出来即可。
冯胜对仆从道:“备马本将军要去一趟大内。”
此时的冯胜气质已经决然不同意气风华的模样让那已经发白的两鬓不那么起眼反而是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更添几分抖擞精神。
“拖出去砍了!”
“陛下饶命啊!!!啊!!!!”
一段小小的插曲在早朝上演。
眼看就几天过年了朱元璋也没忍住自己的杀性而是选择就地格杀。
朱英没有半句劝谏只是冷冷看着。
就在刚才朱英提出趁着过年之喜由群英商会兴建学堂三十六所用于十岁左右儿童的启蒙教育。
最为关键的是免费!
不仅免收束脩也就是学费还可每天午时供应一餐吃食。
学堂不分男女不问出身凡是年岁差不多者皆可入学。
这也就是意味着哪怕是没有户籍的流民之子亦或是本身就是流民乞丐的只要年岁相差不大就能直接到这里上学。
其中还有一些奖学金也就是学习成绩优异者亦可获得学堂颁发的钱财亦或是实物为奖励。
奖学金什么放在一边。
单单就是不收束脩这一点就会让不知多少人带着孩子前去了更何况还有一口膳食这可是大大的减少家里的负担。
账要怎么算?
在这个年头大明初立之际官府这边都是鼓励生育的。
而哪怕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一般家中都有数子数女。
这年头小孩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行没后世那么多讲究加上夭折的多即便是皇室也无法避免夭折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别提民间了。
所以那就是不停的生尤其是儿子多那就代表自家劳动力多。
在古代儿子多走出去说话更硬气腰杆都要更挺直一些。
譬如你加有子三人邻居家有子一人。
这邻里之间在水田之上避免不了产生一些矛盾如水怎么灌溉等等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