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与南边的猪猡国交界处下了船,走入一片山林。
本以为该是人迹罕至才是,可那延绵山中,却是有一处小小村落。过路讨了碗水喝,村民得知这位游侠儿是行山走水,便指着不远处一座山头山说,那处名叫天寿山,有寺庙道观和尚道士,倒是可以一看。
叫天寿山这个名字的,刘清现在就已经知道俩,今天可又多了一个。
胜神洲原本的燕地,就有一座仙家山头,叫做天寿山。
还一个俱芦洲小国,叫杨侯国,也有一座天寿山。
这处深山之中,估摸着没人知道那两座天寿山,也是,天下重名者多如牛毛,说不定哪天还能再冒出来个刘清呢。
谢过那位村民,刘清缓步去往那座天寿山,也不高,百丈而已。倒是老远看去,有几处庙宇嵌在半山腰石壁之上,颇有些险峻。
赡部洲以颠倒山为中心,一过那座颠倒山,便全是冰天雪地了,如今这地方,虽然也有些冷,倒是没雪花飘。
这处天寿山,大部分长得都是松柏,故而瞧着颇有绿意。登山之路只容得下两人并肩,且路途湿滑,不易攀登。
走到半山腰,一处石壁下,有几条细小裂缝,全放满了树枝。
刘清哑然失笑,没想到家乡习俗,在这赡部洲依旧有。
家乡传说,类似这种以细小树枝竖着卡在岩壁缝隙中,是可以帮着山峰稳固,就如同帮着山神老爷站的稳当些。而作为报答,山神爷也会偷偷为“顶上”那户人家,有腰疾的人,于腰间顶上一缕山神功德,用以治疗腰疾。
所以常有人去大小山中寻找石缝,塞去树枝,就是想让家人身体好些而已。
不过也只是些美好愿望。
花了半个时辰才登上山峰,原来这处地方也有游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十多岁的女儿,好像是到山上还愿。
跟着走过去,有个年逾六旬,一身棉布僧衣有些破烂,可洗的极其干净的比丘尼,她正在一处小屋烧火煮粥。看见那对夫妻,擦了擦手,单手竖掌在前,笑道:“施主是过路还是还愿?”
那对夫妇一脸笑意,妇人说道:“十年前在山下路过,听闻山上送子娘娘灵验,也未曾上山,就在山下许了个愿。没成想,当年便怀上了孩子。此后十余年,一直人在异乡,如今回乡,便来还这个拖欠十几年的愿。”
那位比丘尼笑道:“心中记得,就不算晚,若是还愿,便随我来吧。”
刘清只在远处观瞧,看见那大师带着一对夫妇走进一个半边悬空的,只有横宽各一丈的小屋子。
庙不在大。
独自继续登山,没几步就到了一处一人高的小庙前。
小庙所供奉之人,骑龙挎虎,手中捻着银针,正是那药王庙。
继续往前,一处明光大殿,挂着“大雄宝殿”的匾额,其中供奉三位菩萨,居中菩萨骑着六牙白象,左侧是骑着青毛狮子的菩萨神像,右侧则是坐骑为谛听的神像。
再往前,走过一条几丈长的栈道,却是看到一张床铺,被褥破烂,旁边放着干瘪果品,床边就是一道只一人能进出的石洞。
有个拄着拐杖的老妇人缓缓走出,瞧着起码年过九十。
老妇人以本地方言说道:“是游子?里头是个供奉着各路天神的地方,若想朝拜,进去便是。”
刘清笑着说:“晚辈可没什么香火情奉上。”
那老妇却笑道:“这有什么紧要,你要是饿了,我还能做顿饭给你吃咧!”
刘清哈哈一笑,迈步走进洞穴,洞中漆黑无比,可在一个归元境武夫眼中,其实什么东西都能看清楚。
这洞穴之中,所供奉的,是刘清从前从未见过的神像。
进去后,两侧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