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每吨燃料产生的米秒数(比冲)更大。

    具体数值对比的话,地表使用的火箭第一级,比冲在两百到三百之间,哪怕在高度九十公里以上大气超稀薄区,比冲也不超过三百二。本次使用的,比冲值达到了四百五十,同等燃料要多出一大截推力。

    为什么地面不用这么厉害的发动机?

    第一,地面比冲上不去,这类发动机的地表表现,还不如正常的一级发动机。

    第二,没办法做大,要获得额外比冲,是需要对燃料进行额外增压的,而且是燃烧后增压,稍微大一点,材料就会融毁。因为做不大,所以用千牛这类力学单位计算,实际推力很小,在大重力环境下根本给不出加速度。

    总之依靠之前的准备的燃料,五个推进器构成的推进组,完成捕捉后,要全力推三十到三十二分钟,才能把燃料耗尽,不像是普通火箭一样几百秒就要烧掉数百吨燃料。

    小行星距离近地点剩余一小时十分,捕捉器发动机停止,静静等待霍曼转移的时机。

    近地点时限十八分五十秒,发动机全功率启动!

    然后就是漫长的霍曼转移时间。

    地面观测、伴随计算的小行星轨道,远地点不断变化,从撞击月球,到被月球弹飞,再扭曲回来变成绕地轨道,接着远地点不断与土球拉近距离。

    近地点(前)过去的第七分钟,捕捉器再次熄火,剩余燃料8%,之前的近地点已经成了远地点。

    近地点(现),距离地表高度600公里,半周绕行时间约九十分钟。

    要利用好燃料,接下来就要等到现在的近地点,再进行霍曼转移机动。

    第一次抓捕行动,抓捕器最终燃料耗尽时,目标小行星近地点600公里,远地点900公里,没到预期最好的状态,至少也不是最差。

    虽然距离空间站还挺远,但这样的高度起伏,已经能够进行再次燃料补给了。

    小行星是预备材料,新空间站不管是人员、电力、设备都没到位,不需要现在就把它弄到位。

    另外小行星进入相应轨道上,跟空间站进入相对静止且足够近的位置,也需要等待窗口,最近的窗口时间要八天,之后每十几天才有一个窗口。

    C国这次动作太大,有外层空间观测能力的国家纷纷表示震惊,要求C国给出合理解释。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