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住了。
当今圣上算是有道吗?
说有,也有。在击败黑虎族之后,他至少还想着“彻底剿灭黑虎族,永绝后患”。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向远大。
这一点,明显比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好太多了。
但当时的形势,黑虎族新败,肯定是藏的远远的,兴师动众出征,找到黑虎族的主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老皇帝居然不知道…
这一点,表明老皇帝并不是太懂得“把握时机”啊。
综合一下这“道”有点难说。
如果把当今圣上的“道”和黑虎族单于的“道”比较一下,萧为剑也搞不清楚哪一方更有优势。
那就当“势均力敌”好了,萧为剑如此决定。
结论:“道”,双方差不多。
接下来,就是“天”的比较。
“天”,当然是“天时”,也就是时机。
这一点,又把萧为剑给难住了。这一条,该如何比呢?
和黑虎族对阵,中原军这边,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得一遇”的好时机。
那么黑虎族一边呢?似乎也没有什么“难得一遇”的好时机。
这一条,萧为剑思索了很久。不过最后的结论是,并没有结论。
这和萧为剑最近的感悟非常一致,其实《孙子兵法》一直在强调“别轻易打仗”,等到有把握了、有机会了,再开打。
而萧为剑在戍边师那短暂的时光,对中原军和黑虎族而言,均没有达到“有把握了、有机会了”这样的状况。
萧为剑马上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原军和黑虎族那几年的仗,都是不应该打的,道理很简单,打了也是白打。
不光光是白打,在和中原军作战的时候,黑虎族的后方,还多出来一个“黑月族”,黑虎族得不偿失啊!
萧为剑非常惊喜的发现,这次随意读那《孙子兵法》,理解上居然产生了质的飞跃!
难道真的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不,多读书肯定有必要,但萧为剑在戍边师的经历,对于读懂《孙子兵法》同样重要。
结论:“天”,双方都没有。
接下来,轮到“地”的比较。
“地”,显然是“地利”。
这一条,萧为剑并没有感觉到无法下手。
中原军方面,有万里长城,可以拒黑虎族于长城之外。
虽然“上面”喜欢让戍边师出城迎敌,看上去长城似乎被“架空”了,但是如果没有长城,则黑虎族可以隔三岔五长驱直入中原,随意搞破坏。
所以,万里长城,便是中原军的“地利”。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那么黑虎族呢?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
其实不然。
黑虎族的后方,是茫茫戈壁,战略纵深极大,只要黑虎族主力不断移动,中原军极难找到黑虎族的主力,这便是黑虎族的“地利”。
纯粹从实力上比较,地大物博的中原,显然压倒黑虎族,但黑虎族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很好的弥补了黑虎族实力的不足。
这样一比较,应该是各有千秋。
结论:“地”,双方半斤八两。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