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们的办公地点在一栋两层楼里,走廊两边一间间房相对而立,上下好几十间,新进的一批教师,安排每人一间作为宿舍,这栋楼还有活动室、机房、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入夜后才能安静下来。学校的主体是一栋六层教学楼,初高中在里面上课,教师办公室也在里面。顺坡而下,一排大瓦屋,高三复读班在里面上课,当时的政策是公立学校不能收复读生,本校的复读生有五个班,配备的全是从滨江中学聘来的高级和特级教师,这是学校气运所在,刷升学率就靠复读生。两边有宿舍楼、大食堂,这个条件要比大桓母校要好。文昌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三都有学生,这届高一招了十个班五百名新生,规模空前,聘了一名有经验的副校长专门负责高一。虽然是私立学校,学校走的不是精英路线,食宿和学杂费一年一万出头,不算太贵,这个价格已经让大桓咋舌了,读不起。
大桓签约后,父亲还是很振奋的。到县城吃酒,亲戚们就说,滨江那边发展很不错,在那边工作前景很好。听说大桓只签了一年,就说大桓怎么不多签几年?小舅让大桓父亲一定要到学校去看看,怕大桓没经验上当受骗。大桓和父亲带着行李(两床被子和一个箱子),一路辗转。这次路线跟上次不同,没有顺利坐上公汽,父亲找一个中年妇女问路。那人一听文昌学校,看了下大桓,学生嘛,显大,老师嘛,稍嫩了些,还跟着家长。文昌学校在市区口碑不好,招的都是乡镇学生。父亲到校园后,先看了下教学楼,然后很有气势地快步上下走了一圈,回来对大桓说,“可以”。父亲甚至想对大桓说,不要考研了,好好工作,略一沉默,咽了下去。
大桓来得太早,新进的这批同事一般拖两天再来,刚赶上开学。总务主任是个老头子,好不容易找到他,在那栋楼安排了一个房间,住下了,房间有点大,空荡荡的。当天晚上,大桓一直与蚊子搏斗,一宿没合眼,方圆三公里内没有一个超市,学校小卖部又关着,搞不到蚊香。第二天早上坐车去中心城区,采购生活必须品。
第三天,新同事就过来了。李来,英语老师,邻市人,毕业于陕西一不知名院校,高一(四)班班主任,个子高大。曾锐,数学老师,襄阳人,毕业于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比师范大学差一些,也以师范专业为主),高一(一)班班主任,有一头时尚的卷发。周伟,物理老师,宜昌人,毕业于民族学院,面相斯文。吴飞,物理老师,省城人,毕业于省城一所普通二本,飞扬跳脱。他们几个住得近,又同为新人,很快就熟识了。
李来、曾锐和大桓一样,早一年毕业,有一年教学经验,被委以重任,周伟和吴飞是应届毕业生,带两个班物理,安排给大桓的是一、三、四3个班的化学,分量也不轻。高一十个班,□□十是重点班,学校生源要比城区普高差,比乡镇高中强一线,整体不佳,普通班的尖子将来撑死也就考个独立学院的出息。谁没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这里读书代价不菲,丝毫怠慢不得。
开学典礼,给中考录取分前列的同学发奖学金。教师代表讲话,上台发言的是九班班主任石开俊,他来学校就一年,他来学校就一年,湖大毕业物理老师。这人眼神凌厉,让人很不舒服,如芒刺在背,不过在领导面前特别恭顺。这种人事业心很强,没有娱乐和爱好,很容易崭露头角,开始追逐名利。年级组长也是十班班主任,原来是下面镇上副镇长,身体不好,从单位病休,大家称他为书记。周副校长,分管高一年级,邻县人,当过高中校长,为人倒是兢兢业业,生活很简朴,跟大桓他们住一栋楼,但威信不高,有些人知道他老底,并且在传播,腐败分子,坐过几年牢。他对发言的学生代表过度关注了(三班一个很妩媚的女生),说班上的女生因为嫉妒她,把她孤立了。上面三人,处于高一年级食物链的上端。
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