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是军训,那是领导和班主任操心的事,任课老师很闲,当然也可以备课。大桓跟周伟、吴飞一起去市区逛街,滨江比家乡县城要强一些,步行街修得很整齐,就是人气一般,内陆地方的中小城市人员都在外流。晚上一起吃饭,大桓就开始吹牛,他年龄稍长,早毕业一年,他们俩很尊重他。
书记跟三班班主任尹老师起了冲突,书记拍了桌子,说“你不要搞些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阳奉阴违。你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不就是没当上年级组长嘛,至于背后弄小动作吗。我什么阵仗没见过,这点小伎俩还入不了我的眼。”大桓没弄明白起因是什么,不过让尹老师很没脸。尹老师四五十岁年纪,来这学校好几年,资深数学老师。高一组在一楼、二楼有两个办公室,一楼主要是一些新人,尹老师在一楼也算是德高望重。
大桓周围坐的是周伟、吴飞,感觉比较放松。一天中午,吃顿饭的工夫,大桓发现办公桌被搬走了,询问之下,得知是高一化学组的小刘和小林两人抬到楼上去了。高一化学有四位老师,小刘五、六两班加六班班主任,小林二、七、八三个班,李燕九、十两个重点班,他们仨是大学同学,本地的地级市学院化学系毕业,他们早来一年,很受重用,同气连枝。大桓的新座位在李燕旁边,李燕的能力应该是学校最认可的,可惜不是美女,脸像没长开。大桓的二杆子性格上来了,他怀疑大伙是不是撮合他和李燕,一个熟人都没有,感觉很压抑。他当时没想到能跟化学组同事多交流这一层,别人都主动了,自己拒绝不近人情,也对今后工作不利。大桓很果断地把桌子搬下来,放回原位。弄得李燕很没面子,后来一次开小组会时候,她说,“于大桓,你脚好臭”,找回来了,从此,大桓每天必换袜子。李燕有一个引以为傲的男朋友,大学同学,在市区普高工作,有编制。可见大桓那点矫情多么地自作多情。
后来又召开了教职工大会,董事长出席,他是大忙人,省城大型连锁商场(国企)的一把手,成功人士。据尹老师说,董事长家乡的一些朋友开办了这所学校,老赔钱,找他借了不少,后来干脆债转股,接手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安排家乡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亲戚,大陈和小陈两位副校长、财务总监都是自家人。董事长说道,我们的队伍在壮大,深感欣慰。在滨江的私立学校中,文昌的老板最牛,但并非最好的学校。
听说从大桓家乡县一中来了个老教师,教物理的。刚过来时候,作为老乡,大桓帮他拿东西,安顿宿舍,带他去食堂吃饭,很热情,对这位老师充满敬意的。胡老师有四十年教龄,在大桓母校也呆过,说起家乡的教育格局和一些老人老事,大桓深有同感。胡老师后来是周伟、吴飞的指导老师,吴飞背地里喊他“胡老头”,因为觉得他偏心。
虽然很认真备课,但以参考教案为标准,闭门造车,难免有点脱离实际,进度上快了。大桓的教学风格不好:普通话不好,又有鼻音,声音又不够宏亮,他都想搞个扩音器;他那手字歪歪扭扭的,就算是写化学方程式,看起来也不那么清爽;他不喜欢受人约束,也就不爱约束别人,管理学生过于宽纵。这是一群基础不佳,经常有人冒泡,看起来像树林一样的学生,缺点被放大。高中化学跟初中化学不一样,初中化学形象,高中化学要抽象得多,更难理解,需要下功夫和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转变是有阵痛的,估计几个回合下来,有人要掉队。听不懂课的学生会给大桓贴上“水货老师”的标签,这是他的悲哀,正如有学生在下面嘀咕,“干什么不好?当什么老师啊。”
大桓带了三个班,高一上学期不分文理,一个班四节课,一周十二节课,还有补课和晚自习,对于散漫惯了的大桓,强度有点大,有时候嗓子讲得冒烟了,这碗饭不好吃。至于效果,三个班班主任对大桓都很有看法。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