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已经是大天四亮,方黛也没想到自己睡到了这个时候,想来自己这副小身体吃不消了,肯定是这两日又是赶路,又是被山外世界多惊奇,身心俱疲。
又变成一个人,吃饭回到简单异常,热了包子,煮了稀饭。
跑到鸡窝收了半篮子鸡蛋回来,又拿起竹耙子收拾了一下满院子的鸡粪,看了一眼青青才回到屋子摆了饭碗,吃了便一头又躺回到踏上。
想起自己昨日买的东西,爬起来一样一样的瞧着,摸着,整理到竹筐里和椅子上。然后看到了那一包袱书本和笔墨纸砚,顿时困意全无。
昨天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自己大言不惭面不改色的收回来这一兜子书,当真自己内心也是汹涌澎湃的,因为那个书店说是叫书店,也只是方黛给它取的名字,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牌子,只是一个简易的临时草棚,草棚下有两张桌子,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
而书本并没有很多,只要这四本,而且都是手抄本。从字体来看,这个摊子上的四本书应该都是别人抄好了交给这铺子代卖的。因为当时自己说这四本书都要的时候,方黛清晰地捕捉到老板丰富的面部表情。
开始方黛还疑惑为何老板会有如此动作和疑问,不过这一路回来,自己越发明白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期,哪里有人愿意买书本,而且又是这样的农桑的书籍。
方黛先是拿出一本蓝色厚书皮的本子出来,只见书皮上写着四个大字,方黛却是识得的,叫做民生方略。
翻开这厚厚的书皮,指尖轻轻划过书本上的文字,这是一部作者用亲身体验总结出来来的,涵盖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的农书巨作。
方黛想着自己要在这荒野里生存,首先就是温饱,所以种田养屯粮是势在必行,圈养生擒也务必学会啊,样样都是现下自己需要马上学习的技能,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两日听了孟大讲述了很多在汉国历史上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故事,大汉国从来都不缺文人骚客,也不乏爱国爱民的文官武吏。
但是,现在从方黛的眼中看来,编撰《民生方略》的这位却有点特别,他既不玩文弄墨,也不舞刀弄枪,没写下惊世骇俗的诗词绝句,也没有流芳百世的赫赫战功,但是他出身农学世家,凭借一本教人种地的秘籍,却被当时的皇帝拜将封侯,名声火遍了中原几个大国。
书中是作者的自述务农笔记,但是方黛用总结性视觉完成了整套逻辑串联。
大约在大汉国现在起一百多年前,有一个混乱时期,叫做大汉东西两朝分据割立时期,此间东西两方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直至大汉前,政权建立才逐渐安定。
与此同时,在香巴拉山脉北面的一个大户人家里,这本书《民生方略》的作者贾思农出生了。
说起贾家,可算得上是当地少有不多见的书香门第。贾家有良田万顷,他的祖辈们不仅跟土地打交道,还热衷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研究,家里更是存有不少古代农学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贾思农很小就对农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家庭环境,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成年后的贾思农步入仕途,官至高阳郡太守。官员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习性在他身上完全没有体现,他坐不住,一有时间,就去田间地头,跟当地的老农户们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记录农民们世代相传的农业宝贵经验。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动植物的特点,他甚至还在自家府中置办了一块空地,亲自种植蔬菜、圈养禽畜。
面对同僚的耻笑,贾思农不为所动,他深刻地意识到,农业发达了,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国家才能繁荣安定。
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贾思农辞去了官职,深入民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