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化为群蛟,再次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彻空禅师见此情景,便敲响神钟,群蛟闻钟声而惊逃。为了彻底降服群蛟,造福黎民,彻空禅师便在离黄龙潭不远处,修建了黄龙寺,以镇群蛟,并在黄龙寺赐经亭旁掘下制龙洞,将神钟倒扣洞中,这样便降伏了群蛟孽龙,故现在三宝树附近有一块巨石,上刻“降龙”两字,这就是那口神钟所化的“降龙石”。
而在黄龙潭不远处的乌龙潭中,却藏着一条温驯善良的白龙,那白龙不仅不像黄龙那样性格暴烈,兴风作雨,祸害百姓,反而时常给东林寺慧远和尚和当地黎民百姓带来许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龙便喷云吐雾,普降甘霖,滋润禾苗,造福众生。大涝时节,白龙又吸水排涝,不使洪水淹没农田,危害农舍,故白龙受到东林寺众僧和周围百姓的喜爱和崇拜。为了表示谢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六月初,采集百果,送来菜饭,投入潭中,祭祀神龙。这种活动当地百姓就称为送龙饭。据说,龙饭必须送到乌龙潭之中,否则即使放在离潭很近的石头上,白龙亦不会来领情的。多少年,白龙一直在乌龙潭中修身养性,造福生灵。那分成数股的乌龙潭瀑布,终年流淌不息,昼夜伴随着白龙。就这样,乌龙潭与乌龙潭瀑布形成了。人们每每游览到此,不仅为这里的妩媚秀色所吸引,更为这里流传如此优美动人的传说而良久徘徊,流连忘返。
大家静坐潭边,听和尚们说着古老的故事。乐天的几个小侄子听得津津有味。
回来的路上,当乐天一行人再一次经过那座“石门”,乐天的一首《游石门涧》又打好了腹稿: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div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